第271章 黑市杀人案(2)-《敦煌天机》
第(2/3)页
李鹤开门见山:“在高铁上,我读了一路《明清史》,对于顾兄说的事,正在全力盘算。明清交替之际,的确出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闯王李自成的破城之战就非常诡异,因为按照当时的兵力换算,镇守京城的官军完全有实力碾压那支起义军。其实力对比,犹如两次海湾战争中的美军与伊军之差距。那种情况下,官军只要死守城池,起义军根本攻不进去,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所以我猜想,城内一定有人与崇祯帝的想法背道而驰,盼着城破,希望大明政权早日易主,以求获得最大的解脱。”
他使用了“解脱”这个词,似乎一下子将一个举世皆知的历史事件转化为玄学问题。
顾倾国轻轻点头:“请继续说,我在听。”
李鹤怅然微笑:“我只想到这里,思路就继续不下去了。龙飞兄,我刚刚说的,只算是残篇断句,真正的精要之处,还得龙飞兄画龙点睛。”
他的话术十分厉害,不经意间就把问题抛给了我。
历史典籍上,都将李自成破城之胜归结为官军无心抵抗,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最大彰显。但是,事情的真相一定不是这样,而是存在某种特殊性。
当时处于冷兵器时代,要想攻陷墙高水深的京城,只能凭借云梯和肉搏。起义军在下而官军在上,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破城的。
“李先生熟读《明清史》,自然了解当时京城内存在几股完全不相容的力量,彼此倾轧,相互攻讦。这些力量都会导致政权的分崩离析,从而影响到守城官军。这一点,与民国时期的军阀割据、不能合力抵抗外侮基本相似。”我回答。
李鹤笑起来:“龙飞兄,我们不聊政治。”
我笑了笑,不再开口。
在这些玄学大师面前,我只能谈政治,因为这些是明明白白摆在书本上的,黑纸白字,不易产生歧义。
如果今日即将展开的是唯心主义方面的讨论,我就不可能是李鹤的对手了。
“我曾经在京城一位著名的收藏家手中看过一卷古书,名为《通天集》,上面有几段话,描述的就是明清之交发生的一些内幕,其中提到‘红颜一怒、剑来一斩;二虎相争,群狼入关;时间参差,反复清明’这二十四个字,说得真是很有道理。”李鹤说。
《通天集》又被称为“中文版《诸世纪》”,与“烧饼歌”等,并称为预言神篇,在全球华裔心中影响甚大。
在港岛时,很多人玄学家推崇《通天集》,并且皓首穷经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衍生出无数解读巨著来。
“请说。”我客气地点头。
“二虎”自然是指李自成、吴三桂,“狼”是指清兵。通常来说,“红颜一怒”指的是吴三桂为了陈圆圆失陷于李闯王之手而怒气冲天,因女人而私通异族,成了反贼之冠。
很多历史学家、道德君子对于这些话的解读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毕竟吴三桂叛国投敌的罪名已经板上钉钉,不可能再有任何翻案的机会。
“请李先生明示。”我说。
顾倾国在一边静静听着,此刻突然插言:“鹤兄,你之前说‘驾鹤神游’时能够看到那红颜女子,结果呢?”
民间传说中,这位李鹤先生最大的特异功能就是能够“神游方外”,看到很多存在于虚空之中的东西,既能突破空间,又能突破时间。
对于没有亲眼见过的事,我向来不肯以讹传讹,所以此刻不想参与讨论。
“对。”李鹤点点头。
“是一幅什么模样?”顾倾国突然紧张起来。
李鹤又摇摇头:“那没有意义的,顾兄邀我过来,是为了小妹的事,又不是探讨历史课题。我想说的是,在看到那段历史故事的同时,我不经意间又看到了另外一个人,也就是那被父王斩伤一臂的年轻人。在她身上,我读到了非同寻常的东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