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过这也没办法,毕竟磁盘面积越大,存储量也就越大, 处理好盘片的基底后,接下来就是镀磁了。 至于镀磁的方法倒是有很多种、化学镀磁可以、电镀磁可以、甚至没有条件的用淋釉法都可以。 不过圆盘上的镀磁厚薄和均匀直接影响到磁盘的成品好坏以及读取速度效率。 有的选,韩元自然会选择最好方式。 电镀磁层,就是他使用的镀层方式。 相对于化学镀层和其他方式来说,电镀镀磁更加优秀。 镀出来的磁层厚薄方面更加均匀,而且镀层的结构也更加致密。 更不会出现某些地方没有镀到的情况。 带着处理好的铝合金圆盘,韩元回到化学实验室。 对于磁场的应用,他再熟悉不过了。 进入电气化时代后,基本上很大一部分的电器都会用到磁场。 比如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稳压器。 用电镀的方法在铝合金圆片上镀一层磁材对于他来说轻而易举。 制造框架、配置电解质、缠绕线圈、制造阳极,一些列的操作韩元可谓是顺手拈来。 稍微麻烦一点的就是磁性材料的配置了。 他用的是铁铬系的氧化磁材,通过电解后,可以生成γ系的正价铬铁离子,然后附属到铝合金圆片上,形成一层薄薄的磁层。、 铁铬系的氧化磁材属于硬磁材料,对温度的抗性高,不已失磁,能长时间保持磁状态不退化。 不能说是最好的,但也是他手中很适合的一种磁材料。 毕竟现在也只是将晶体管计算机制造出来而已,后面肯定还要进行升级的。 磁材料的电镀对于时间有严格的要求,毕竟电镀的时间越久,磁材料在铝合金的附属层也就越厚。 而磁盘的磁层并不是越厚越好,所以韩元只能守在电镀仪器前保持着对时间和电解液中气泡的关注。 时间一到,他就立刻切断了硫酸电池的供电,用塑料夹将镀刻好磁层的夹出来,然后清洗掉上面残留的电解液。 按照脑海中的实验流程,清晰干净并干燥后的磁盘就已经制造完成了。 如果是现代化的光盘和硬盘盘,后面还有镀膜、检查等步骤。 当然现代化的光盘和硬盘也不可能像他一样这样手搓,这样是严重不符合标准的。 现代化的硬盘制造已经全是在无尘机械化密闭车间制造了。 以现代硬盘几千几万的转速,稍微有点灰尘附在磁盘表面整张磁盘就完蛋了,磁头会毫不客气的直接破坏掉磁盘的磁层的。 但对于他来说,这的确是已经完成了。 至于检测的话,主要是针对磁盘存储器的存储密度,存储容量,存取时间,数据传输率,噪音与温度等进行检测。 不过他手中也没有仪器可以完成所有的检测。 毕竟是第一张磁盘,里面什么数据都还没写,也没有可以往里面写数据仪器。 所以检测的事情只能等晶体管计算机制造出来后再来处理了。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