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即便是在人类社会中,也是应用非常广泛的金属材料。 特别是在航空工业、原子工业、动力技术等方面,几乎都离不开钛。 按照设计图纸上标注的信息数据,韩元将钛、铝、锑、钴、钒等材料一一兑换出来,安置在合金冶炼厂中。 这些材料,在明天开始制造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时都要用上。 别看一台发动机可能就两三米,但里面的零件复杂度,能烧死绝大部分人那少的可怜的脑细胞。 就是一台普通的民用飞机上的‘涡轮发动机’其零件都是以万为单位来计数的。 更别提顶尖的航空发动机了。 一台直径不超过1米的航空发动机,在点火之后,需要提供高达十几吨的推力。 与此同时,发动机所有零部件需要承受上千度烈焰的烧灼。 这对发动机各项零件的选材,以及机械构造等方面都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 在早些年的时候,某些国家的专家曾猖狂的表示,就算把他们战斗机搭载的发动机图纸送到某个国家手中。 十年内,某个国家都无法仿制出来。 虽然是狂言,但可见国与国之间顶尖科技鸿沟之大。 当然,这些已经是过去式了。 不过同理,韩元现在同样敢放言,就算是他将‘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造出来后送到某些国家手中。 在没有他亲自讲解的情况下,二十年内,某些国家都仿造不出来。 并非他小瞧某些国家,但这就是事实。 ‘电推进-无工质发动机’这种东西,按照人类目前的科技发展进度。 最少是五十年后,甚至是下个世纪才会出现的东西。 这中间的鸿沟就是这么大。 除去材料、硬件、特殊热磁场、离子电场这些硬性需求外。 还有一个软件需求就是操控系统。 没有匹配的操控系统,你即便是造出来了,也无法使用电推进发动机。 这就好比你仿制出来了电脑,但电脑里面没有系统一样,连开机都做不到。 只有软件、硬件同时匹配上了,电脑才能开机,电推进系统才能起到作用。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