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站在全局,再写一篇-《仕者生存》
第(2/3)页
“好的。”应答一声,拿上那几份纸质材料,李晓禾离开了书记办公室。
……
回到办公室,坐在椅子上,李晓禾露出了喜色,他觉得这是一个好苗头,自己要高升的苗头。
在两周前刚接到市委文件的时候,在传达会议结束后,冷书记曾专门把李晓禾叫到屋子,让他“多参与一些”,当时他还没多想。可是后来胡玉晶的上门“提醒”,让他意识到了不同,尤其刚才书记让自己站在全小组角度再写报告,这可算是一个明显的信号了。
以自己现在的位置,如果再升一步,那就应该是进常委了,那天胡玉晶也是这样的意思。胡玉晶怎么说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冷书记分明有这样的暗示,要真是这样的话,那可就太好了。从正科到县委常委,虽说级别只是升了半格,但那可是两步呀。平时往往需要先担任副处,然后才能升常委的。
自己到县委不足两个月,冷书记就要让自己进常委?可能吗?她把自己调到县委办,已经是很大的关照,要是现在再升为常委,这也太快了。
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难道真如老许所说,看上我了?
想什么呢?人家能看上自己什么?
可这分明是有所暗示呀,那又是为什么?难道是有人授意她关照?这个人又是谁呢,有这样的人吗?
脑子里这么一翻腾,顿时显得又乱了好多,越想越拎不清。
如果李晓禾知晓升常委的事已经暂时搁浅,不知会作何感想?
只到眼睛瞟到桌上纸张,李晓禾才猛的醒过来:胡思乱想什么?还是干正事要紧。
使劲挥去大脑里的想法,李晓禾拿起桌上纸张,仔细看了起来。
第一份资料是乔成那组的,看日期是今天成的稿。通篇翻过以后,李晓禾发现,这份资料写的很一般,最起码比自己写的那份要差。从这份资料就可看出,写资料的人对党建了解不深,这次下乡调研也不扎实。里面列举的事例,与肖海洋当时的表现有的一拼,明显的假、大、空特色。
第二份资料是连生威组的,也是今天交的稿。这份稿件,要比第一份强了好多,也实了好多,带有明显的纪检特色。此份稿件中,有好几处内容,对自己都很有借鉴意义。
第三份资料是杨富雨组的,日期同样是今天。此稿与其他两稿最大的不同,就是关于党建与中心任务的结合,关于如何理论联系实际。
相比起前两份资料,看第三份资料要认真的多,里面好多东西都引起了李晓禾的共鸣,在他自己写的报告里也有体现,却又有所不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