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召回(二更合一)-《病弱世子的小福妻又甜又飒》


    第(2/3)页

    这一场谈话直到正午过了,崇安帝又赐了午膳才让人将周大人送出宫。

    翌日早朝,崇安帝连颁两道圣旨,却不是大臣们以为的立太子一事。

    而是以考校几个皇子为由一次性将他们全部封了王,并让几人各自领了差事。

    其中大皇子为景王到工部,二皇子为贤王到吏部,三皇子为瑞王依然到礼部,四皇子为顺王到户部不变。

    这里面可就有意思了,大皇子娶了沈茹芸,是因为沈茹芸的外租是吏部尚书,可崇安帝却是让二皇子去了吏部。

    这沈茹芸亲爹在礼部吧,三皇子进去了。

    再有工部尚书是宣平伯的儿子,也就是三皇子的舅舅,崇安帝偏偏把这大皇子安排了进去。

    如此安排是彻底的将这池水搅浑了啊。

    这是办差还是互相监督拆台还真不好说。

    这一招不可谓不绝,差事办得如何,不得各部的尚书表奏?

    他们能给自家人的对手说好话吗?那指定不能啊。

    但这还不是最让大臣们大跌眼镜的。

    另外一道圣旨才真正的在朝堂上惊起了破涛骇浪。

    什么?那个被人传的神乎其神,一人之力解了浔阳之困的慎之公子就是宋世子?

    什么?宋世子会去浔阳城是因为崇安帝给了他一道密旨让他去戴罪立功的?

    而起因是因为先帝给崇安帝托梦,说起老国公爷曾经陪着一起征战时的不易。

    为了让先帝安心,所以崇安帝才会给这次机会?

    现在宋世子保住了浔阳,立了功,要召回来了?

    先帝是大夏的开国皇帝,不管这托梦一事是真是假,朝臣们都不敢腹诽。

    可是宋世子不是双腿尽废了吗?就算好了,就算慎之公子就是宋世子。

    当初浔阳城被困之时陛下你可不像是要保住浔阳城的样子啊。

    现在来说是你派人家去的,怎么看都像是抢功劳,让浔阳城的百姓把对宋世子的感激转到自己身上。

    朝臣们只以为崇安帝是想抢功劳,得民心,却不知这只是他其中一个目的。

    而隐隐猜到崇安帝另一层目的的大皇子,如今应该称做景王的上官浦却暗暗握紧了拳头。

    他袖中那封准备散朝后递给崇安帝的密信此时就像一个笑话。

    昨夜与幕僚商议后,决定将慎之公子就是宋璟辰一事上报给崇安帝,以崇安帝对宋家的忌惮定会除之后快。

    到时候他再推波助澜,宋璟辰非死不可,名单一事也再无人知晓。

    谁曾想,谁曾想……

    要说崇安帝这样说就不怕宋璟辰揭露他吗?他自然是不怕的,宋璟辰若想回京,就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崇安帝名利双收,还能将人弄到眼皮子底下,连还在病中的二皇子也没落下。

    就是想让他的几个儿子互相争的时候还要一边提防着代表着废太子的宋璟辰。

    他只需隔岸观火,便能坐收渔翁之利。

    这两道圣旨,直接将各派系的大臣砸得头晕目眩,上方喊了散朝许久,大臣们一个个还站在那久久不能回神。

    连一向最是沉稳的赵太傅都不淡定了,一出宫便催着马夫快快回府。

    陛下这是要将他舍了啊!

    京城算是彻底翻了天,沈易佳几人到山脚与南风汇合后又从另一个地方登山直接去了私军那里。

    这支私军因一直藏匿在麒麟山中,故而先帝赐之为麒麟军。

    大夏刚立国那会,因为长年战乱,导致百姓民不聊生,不少人为求一口吃的选择落草为寇。

    宋老太爷奉旨剿匪,再有那道组建私军的密旨在。

    他干脆将这些人诏安了,上报的是剿灭,实则都被藏匿了起来。

    那会儿土匪的数量不知凡几,如果不是实在活不下去处,百姓们也不会走上那条路,宋老太爷这直接就将人全部杀了。

    当时甚至还传出宋老太爷嗜杀这种传言,唯有先帝与宋老太爷,以及当时参与剿匪的一千士兵知晓真相。

    后那些参与的士兵又以各种原因或战死或病逝,全部收拢进了私军里面。

    除开这些,还有些是崇安帝初初登基那会,因牵扯进了夺嫡的漩涡被牵连获罪的将门。

    崇安帝执意要杀鸡儆猴,老太爷不忍昔日同袍无辜惨死,秘密将人救下。

    那些都是一代名将,放进来刚好可以训练那些土匪出身的野路子士兵。

    宋璟辰将私军最初的由来给沈易佳解释了一遍。

    沈易佳惊叹:她那素未蒙面的祖父与先帝这是将全天下人都瞒了去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