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歼-《逆天换明》


    第(2/3)页

    建虏哪肯罢休,此路不通,还有它路。商量了一番,六百多建虏再次启程,绕道继续追击。

    时间是宝贵的,再次绕路就耽误了更多,建虏不指望能够追上钻入山林的敌人,却作着卡住要道,进行拦截的打算。

    但他们不会想到,对手潜入时就难以发觉,返回时更不会走寻常路。

    此时,郭大靖率领着部队已经打扫完战场,进入山林,沿着小道,向南撤退。

    不包括拔除哨地,已经是三战三胜,斩首近六百级,而死伤,却不到二百。

    战绩已经足以骄傲,以战代练的目的也已经达到,安全返回,则成为了首要目标。

    当然,如果建虏敢来追击,郭大靖也愿意在山林中与其周旋,给建虏更大的打击。

    撤退的路线,是早就计划好的。此次发动的一个目的,就是拔除建虏的哨地。只打出一个缺口,灭了三个哨地,显然是不能让郭大靖满意。

    所以,部队潜入和撤退,走的并不是同样的路线。这样既安全,又能多拔除几个哨地。

    至于建虏要堵截的要地,也只能是估计,哪里知道对手要走的确切路线。最重要的,建虏轻骑而来,没有携带粮草物资,在外又能坚持几天?

    “又可惜了不少好马。”刘兴治是发自内心的感叹惋惜,对于战马这种宝贵的战略物资,没人不喜欢。

    郭大靖也觉得可惜,但也不能为了战马而多死伤士兵,这一点还是拎得清的。

    马肉也不错,郭大靖的空间内有几十匹呢!其余的马肉,都分给了将士们。关键是每人也不能携带太多,身上有武器装备,接下来还可能进行战斗呢!

    即便如此,撤退的队伍中也多了三百多匹马,多是潜袭前堡西堡得到的缴获。

    “秀岩地区极可能成为我军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根据地。”郭大靖提醒着刘兴治,“地形地势、山林路径,都要用心记着,回去后在地图上加以完善。”

    刘兴治用力点头,说道:“末将晓得。秀岩地区山林密布、河流纵横,确实是个能与建虏周旋的好地方。”

    “不止是周旋,还要逐渐发展壮大,将建虏挤压出去。”郭大靖说道:“等回去后,我会专门给你们讲一讲这个敌后根据地。”

    说完,郭大靖迈开大步,带着夜不收小队直奔向前,边走边命令道:“我们在前开路,你注意队后动静,提防敌人追击上来。”

    “末将遵令。”刘兴治拱了拱手,亲自带着一队人马赶去殿后。

    从郭大靖这里,刘兴治学到了太多东西,也是心服口服。军人嘛,就要靠实打实的本事服人。

    不仅是他,广鹿岛的官兵对郭大靖也是崇拜敬畏。时间只有几个月,通过训练和作战,以及待遇的提高,郭大靖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稳固的威信。

    得胜之师逶迤如长龙,翻山越岭,穿林过河,一路向南而去。

    而龙头就是郭大靖,以及他所率领的夜不收小队。

    胜利接着胜利,不断地提升战力,郭大靖已经能感觉到部队的变化。尽管是以巧取胜,却并不妨碍扫除将士们对于建虏的畏惧。

    也只有摆脱对建虏的畏惧,才能继续发展,逐渐演变成与建虏的阵战。

    光是潜袭、伏击,并不能达到平辽灭奴的目标。要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两军大规模的会战不可避免。

    不管是火枪长矛阵,还是大量装备武钢车或火炮,只有在野战中能击败建虏,才意味着战局的彻底改变。

    为此,郭大靖必须继续努力,甚至是拼命奋斗。时间很紧,机遇必须要抓住,没人知道他已经在筹划一年乃至数年后的大行动。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愁?

    作为知晓历史走向的穿越者,郭大靖注定是孤独的,也注定要超前于所有那个时代的人。

    反过来说,想得越少的人越容易得到快乐。哪怕是一顿饱饭,一块肉,也会成为快乐的源泉。

    姚新就是一例,七八斤的马肉,就已经让她高兴得就是想笑,想着怎么把肉好好地带回去,与爷爷分享。

    烤成肉干吧,似乎只有这一个办法了。

    在宿营地的火堆上,姚新带着阿巧,熟练地烤熏着马肉,亲近地聊着说着。

    藤野英则懒得带太多的东西,把自己分到的马肉切碎煮熟,招呼着自己的手下,吃进肚里多省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