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可惜,建虏错判了郭大靖的决心,低估了东江军的实力。数个战场都陷入了苦战,只要一处崩溃,便会发生连锁反应,一发而不可收拾。 而最近,也是最快要发生剧变的,就是东江水师的出现,以及建虏的机动兵团能否遏制后路被断的危险。 现在,豪格还是有信心的。只不过,信心也不是那么强烈罢了。 城外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新编协的轮番进攻,使建虏伤亡不小,战壕工事也丢了数道。 后续的人马不仅在跟进,还在填塞壕沟,形成通路,并切断周围壕沟的联系,以便更加稳固地占领。 步兵在作战,飞骑也开始了行动。建虏的机动兵团一有动静,两大飞骑团便倾巢出动,逼进留守的建虏精骑。 阿济格率领一万精骑去抵挡东江军水师,留守的一万建虏精骑在面对两大飞骑团时,立刻感到了压力。 为了牵制城内的建虏,使其不敢派出太多的兵力出城,郭大靖才命令新编协加紧进攻。 除了新编协,尚可喜的中协也准备完毕,马上就要加入战团,使辽阳的整个南面阵地都遭到进攻。 在辽阳地区的敌人总兵力上,东江军共是五个步兵协,两个飞骑团,共七万余人;建虏则只有五万多人,处于下风。 虽然兵力的优势不是压倒性的,可已经足以使辽阳城内的建虏不敢轻举妄动。这将有利于水师和前、右两协的行动,执行切断敌人退路的计划。 “建虏增兵了。”尚可喜有些急切地对郭大靖说道:“郭帅,我部可以开始进攻,缓解新编协的压力。” 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你去安排吧,待建虏的增兵全部进入阵地,再开始进攻,使敌人调转困难。” “末将遵命。”尚可喜躬身一礼,纵马而去。 郭大靖微眯着眼睛,眺望着远方的辽阳城,估算着时间,判断着局势的发展走向。 现在,只要四个战场中的某一个取得突破,战局便豁然开朗,基本上胜负已定。 不管是本溪、连山关,还是太子河上的水师、陆上的两协,抑或是辽阳城下的战斗。 当然,辽阳城应该是最后一个突破,胜则意味着建虏已经惨败,无力再占据辽沉地区。 败的可能性也有,但郭大靖认为很小。尽管如此,他还是殚精竭虑,周密布署,力争做到万无一失。 “报!”哨骑疾奔而来,向郭大靖禀报道:“刘将军来报,万余建虏突然转向西北,向太子河疾进。刘将军已率飞虎团尾追,飞豹团在后押阵。” 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说道:“通报两位刘将军,要他们行事谨慎。” 建虏的机动兵团终于全动了,应该是阿济格获得了准确的情报,认为一万骑兵不足以击败两万多东江军。 这同时也告诉郭大靖,包抄部队的登陆已获成功,给建虏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两万飞骑再加两万步兵,合击建虏机动兵团的行动,正在按着计划展开。胜败决定之后,战局的走向也会明朗起来。 “传令左协,向城西转进,扎营以待。”郭大靖很快又下达了命令,在西面对辽阳之敌施压,牵制其策应机动兵团的行动。 南面的营寨甚是坚固,建虏又构筑了壕沟工事,如同给自己的行动添加了限制。想要出城反攻,郭大靖并不害怕,甚至是有所期待。 西面再设营寨,以左协坚守,并伺机攻城。建虏想出城接应机动兵团,就要顾虑是否会被切断回城之路。 面对以车炮为先,严整的火枪兵战阵,以及远程迫击炮、火箭的组合,建虏的骑射已经难以形成优势,甚至是落在下风。 郭大靖倒是希望建虏能主动来进攻,有高大坚固的城墙作依托,到底还是挺麻烦的。 炮声突然勐烈起来,尚可喜的中协开辟了新战场,同样是在南城,形成了对新编协的策应。 城上的豪格等奴酋都是脸色凝重,刚刚增兵,敌人就扩大了攻势,几乎把整个城南都变成了战场。 爆炸的火光和黑烟不断闪现升腾,枪声如爆豆,一刻都不停,东江军的攻势异常勐烈,连兵力都占据了优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