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二天。 各大官媒和小型报纸纷纷报道了这起食物中毒事件,不过二者的画风却截然不同。 官媒是这么报导的: “昨日我市发现两起食物中毒事件,两名受害者经医院抢救后已脱离生命危险。” “昨日我市发生两起食物中毒事件,据调查,系无证餐饮店内食物大肠杆菌严重超标导致,目前卫工商局已查封该店铺。” 而小报是这么报导的: “昨日我市发生两起食物中毒事件,疑似报复性投毒,请广大市民注意饮食安全。” “昨日我市发生两起食物中毒事件,疑似无良商家采购黑心原料导致,一条地下产业链或将浮出水面。” 不管电视和报纸怎么报道,广大市民就当看了个热闹,大部分人并没有往心里去…… ………… 三天后。 各大媒体再次爆出当日本市发生三起食物中毒事件,依旧是大肠杆菌超标,开始呼吁广大市民注意饮食。 小报则除了报道该事件外,更是绘声绘色地用半猜测、半确定的语气勾勒出郑州的那条灰色的利益链,从原料到中间环节,再到终端呈现给消费,其推理之严谨,差点让知道详情的王泳都信了。 最关键的是,这次的内容终于出现了王泳想要看到的东西——那些工友之家的跟风者的名字出现在了小报的名单上,而与此次中毒事件相关的三家推荐机构更是被重点挂号。 在短短一周内就连续发生了两次上电视的食物中毒事件,广大市民终于开始稍稍重视起来了,有些惜身的消费者,在每次下馆子的时候,总要要求先去看一看后厨。 ……………… 时间又过了四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