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长大自立-《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1/3)页

    这件红地绿釉缠枝莲碂式盖瓶,造型极为独特。

    就完美符合建文的特点,反而不像是洪武和永乐的瓷器。

    像是这样的瓷器,数量其实并不少,只不过身份很难确定。

    但是,只要是留下建文款识的,还是古瓷,那么就值得研究。

    比如一件蓝地绿釉五爪龙纹彩瓷天球瓶,就做的十分精细。

    特别是精细的剔刻绿彩五爪龙,气势磅礴。

    这只龙纹天球瓶高42公分,五爪官龙刻画的极为生动。

    龙首就像建文皇帝温文儒弱,而龙爪刚劲有力。

    明朝社会盛行佛、道教,其宗教味盛浓的万字云纹饰布遍器身。

    瓶腹下端的《福山寿海》,是明朝社会表现国泰民安的常见纹饰。

    刻工更是细腻,瓶肩上用白釉青花落《大明建文年制》长方款。

    这个款识,字体楷书清秀端庄。

    在加上白釉如白玉般温润,青料自然浑散深沉,要说它是普通瓷器,还真说不过去。

    至于说是赝品,那就更不对,因为这件瓷器实在是太过精致。

    特别是瓶身的那种美如蓝宝石的蓝釉,温润含蓄,碧波荡漾。

    这样的釉色,就算是现代的高手,也难以彷制出来。

    特别是这种瓷器的气质,跟洪武和永乐都很难相合。

    不说其他,只是那温文儒雅的绿龙,跟那独特的釉色相映成趣,就表现的十分雅致。

    而洪武和永乐是什么气质?豪迈、大器磅礴?

    这一点上,建文帝明显就弱了太多。

    当然,作为一位皇帝,其官窑器是不缺气势的。

    比如这件瓷器,整器造型气势宏伟,宫廷御用器韵味十足。

    这样的瓷器,肯定是研究大明建文历史文化的难得有力的左证。

    如果能够确定其身份,肯定也是今天不可多见的稀有明代建文珍瓷。

    这些建文官瓷,从器特性与资料来推断,极有可能是当时建文皇帝对功臣的赏赐品。

    并且在「靖难之役」战争结束前藏匿,从而躲过了一场劫难!

    数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有幸赏见,也是难得的缘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