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流量经济-《重生从承包杀猪开始》


    第(2/3)页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有了巨额财富,绝对不能当守财奴,千金散尽还复来,如果他当初要是不重生的话,他一定会跟其他超级富豪一样,设立一个慈善基金会,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而第二个他想捐赠的原因则是出于商业需要,传统小农经济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而现代商业经济那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互联网经济实质上是流量经济,注意力经济,眼球经济,谁能最大化的占用用户的时间,谁就能占据商业高地,任何互联网公司都离不开三个要素:流量、产品、运营,其中产品是基础,运营是手段,而流量则是夯实了产品和运营以后的产物。

    当然,非互联网经济也讲究流量,只是这个流量是指的人流量,比如人流量大的地方生意好,租金就高,而互联网的流量是指用户访问量,本质是用户时间。

    陈志城从事互联网行业,深知任何互联网企业想要发展起来,没有流量是不行的,而流量是怎么来的?主要是用钱砸出来的,没办法,要想把互联网企业发展壮大,一开始不用钱砸是不行的。

    而现在没有互联网怎么办?如何扩大企业的流量?只有靠商业广告了,通过广告吸引用户的眼球,让企业的产品为大众熟知,进而才能提高产品销量,壮大自己。

    但现在才是一九八六年,好多家庭还没有电视,就是做广告收效也有限,如果花钱去做了广告,得不偿失,那就不好了,毕竟现在的投资人还没有烧钱的概念,不会拼命在你身上砸钱的。

    因而就要想到一些免费做广告的方法,他把猪肉和钱捐给灾区,虽然是花了一些钱,但是如果这事让新闻媒体知道了,过来采访他,那就是在给他做免费的广告,成本低多了,多划算啊。

    而且这事还有可能给他带来政治荣誉,又是一笔不小的流量,机会难得,他岂可错过?

    乡长真跑到县里作了汇报,此时,县里也正在研究如何体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组织人马前往灾区,给他们提供救灾物资,而县里根本没有考虑乡镇的事,主要是找县里几个企业,让他们拿出一部分钱和物资好捐给灾区。

    现在陈卫革乡长主动跑县里来,提出要捐赠的想法,县长在感到诧异的同时,也很高兴,便问是什么情况。

    陈卫革实事求是地把陈志城要捐赠的事情给说了,还报告县长,陈志城是乡肉联厂的承包人,没想到觉悟会这么高,主动提出要捐赠的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