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已行之事,后必再行-《大秦开局混了个太子》


    第(2/3)页

    嬴政的目光落到抬头的扶苏身上。

    “你退下。”

    扶苏张了张口,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说了句。

    “儿臣告退。”

    嬴政复道。

    “告退后可还出宫吗?”

    扶苏站了半天了,腿都开始麻了。

    该想的不该想的全想了一遍。

    扶苏挣扎了一下双臂,作揖道:

    “臣日后必当安分守己,非治粟内史当理之事,皆不过问。”

    嬴政闻言,搁下李斯送来的笔录,瞧了扶苏两眼。

    扶苏再次作揖。

    “那臣告退。”

    嬴政这才淡淡应了一声,而后继续埋头看笔录。

    过了半响,嬴政忽的抬头大笑。

    “李斯啊李斯,朕果然没有看错你。是该让那些乡野士人瞧瞧我入我大秦为仕之人的才华。”

    李斯在百家之论中,确实代表的就是嬴政。如果李斯落了下风,那就是丢了嬴政的脸面。

    而李斯果然没有让嬴政失望,不论最后这<吕览>之论的结果,李斯因为这场论道,再一次以实力扬名天下。

    就连扶苏闻说,也不得不佩服他。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听说李斯很瞧不上他这对儒法两家皆半途而废的半吊子,但是听说了那次论道的细节,扶苏也不得不服他。

    论才学,李斯确实有实力评论他这个两千年后的半吊子。

    不过论资格,李斯评论他这个当朝太子,臣议君,这怕是不合适吧。

    而论眼界,李斯无论如何也比不过他。

    扶苏看着嬴政赐给他的笔录,他不明白不知道嬴政到底要干嘛。

    但是看着看着,扶苏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为何李祭酒不认识前来之人,不是说他们都是名士吗。”

    战国末年和秦朝的史料都太少了,扶苏只知道楚汉之争以及汉初的一些名人,对于他现在所处的时代,他是真的不知道谁算是名人。

    望着这乱七八糟的名字,扶苏竟然一个都不认识。

    也就一个蒯通,是韩信身边的谋士,扶苏看见过关于他的记录。

    其他人扶苏完全没有听说过。

    他们是真的有才想要在秦国一展抱负,还是当东郭先生前来应场?

    可是看着这说起来话,一个比一个刚,确有士人之风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