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幸存者-《冷血法医》


    第(3/3)页

    闫副局鼓励道:“小伙子好好干,前途不可限量。”

    我离开波哥办公室,还能听到两人的对话。

    波哥问道:“你很看好他?”

    闫副局答道:“说不好,他给我一种很特殊的感觉。省厅不是要求刑事改革,要让技术人员参与到案件侦破当中,发挥技术优势么。就把他报上去好了,小伙子能行。”

    似乎是好事,可我高兴不起来,低调的做个小法医的愿望看来没办法实现了。

    老仓库在警局最后面,小路上长满杂草,楼房的墙壁上长满爬墙虎,估计窗户都打不开。大门上都落了一层灰,老式的推拉门上锈迹斑斑,门锁都生锈了。

    废了好半天的功夫才打开大门,地上落了一层铁锈。

    我推开门,湿润的空气带着浓重的霉味扑面而来,希望我要查的档案没有长蘑菇。

    一楼是杂物间,堆满老旧的木头桌椅,档案室在二楼。

    楼道里一点声音都没有,光线不太好,灰蒙蒙的像是傍晚。

    我打开档案室大门,看到一大排高大的架子,我在门边摸了的几下,找到的开关按下。

    房顶的灯管闪烁几下亮了,我才看到架子上堆满老式的牛皮纸文件袋,没想到悬案竟然这么多。

    走到架子前,每个架子上都有标签,标记着案件发生的时间,纸张都有些泛黄。

    一个柜子一个柜子的找过去,找到案发的那一年,在上百份档案中又花了半小时找出筒子楼藏头案。

    我小心翼翼的把卷宗拿出来,年头太长了,纸张有些泛黄,上面的字迹变得模糊不清,需要很认真才能辨认。

    筒子楼是过去比较有特色的建筑,是七八十年代中国企事业单位住房分配制度紧张的产物,走廊很长,厨房和厕所公共。很多八零后的童年都是在筒子楼里渡过的。

    凶案发生在教育局的职工宿舍里,凶手和被害人是一对夫妻,养育了一男一女。

    凶手是丈夫孟某,中学数学老师。死者齐某,小学老师。案发之前是非常幸福的一家,夫妻二人恩爱,连吵架拌嘴都没有。儿女双全,孩子听话学习好,非常让人羡慕。

    谁也没想到会发生凶案,手段令人发指,让人不寒而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