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诳阵法张仪戏庞?示道心玉蝉脱衣-《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15册)》


    第(1/3)页

    天气晴好。

    日过后晌,玉蝉儿款款走到草堂外面。

    一只蝴蝶翩翩起舞,玉蝉儿童心泛起,追它玩耍。

    蝴蝶飞到苏秦四人的草舍旁边,落在一朵山花上。

    玉蝉儿正要跟去,嗅到一股怪味,自语道:“什么味儿,难闻死了!”

    玉蝉儿仔细查找,怪味竟出自于四人的房舍。

    四个房门皆是半关。玉蝉儿走进一间,是苏秦的,里面乱七八糟,鞋子、衣服不知多久没有洗过,全都堆在一个角落。

    玉蝉儿捂住鼻子,目瞪口呆:“天哪,这??哪里是人住的地方?”

    玉蝉儿将四人的脏衣悉数扔进采菇的篮子里,又将屋舍逐个收拾利索,拿出一只水桶,舀进许多草木灰,提篮子走向小溪。

    这日又该苏秦、张仪做饭了。

    太阳尚未落山,苏秦惦念做饭的事,率先回舍。

    苏秦径直走向自己房门,见房门大开着。苏秦走到门口,怔了下,退到院里,朝房舍又看一下,相信没有弄错,复走进去。

    苏秦扫视舍内,挠头:“咦?”

    苏秦正在四下寻找衣服,孙宾、张仪、庞涓陆续回来。

    孙宾问道:“苏兄,你在寻什么呢?”

    “衣服!你们快来看看,这像我的房间吗?”

    三人急走进来,见房中干净整洁,焕然一新,纷纷称奇。

    “啧啧啧,”张仪半是惊愕半是调侃道,“别不是仙女下凡,帮你料理呢!”

    “呵呵呵,你们也都瞧瞧自家的,是不是也有仙女?”

    张仪三人分头跑回自己房间,不一会儿,也都挠头走出。

    张仪满腹狐疑:“奇怪,谁干的呢?”

    孙宾猛地一拍脑门:“会不会是师姐?”

    “嗯,”苏秦点头,“一定是了!是师姐拿到溪里洗去了!”

    张仪先是一怔,继而失色:“糟糕!”

    苏秦看向他:“怎么了,贤弟?”

    张仪嗫嚅道:“在下??在下??那个??在下??”

    “哈哈哈哈,”庞涓意会,大笑起来,“想必是昨夜美景良宵,某个人骏马奔腾了!”

    张仪脸色涨红,瞪他一眼,飞也似的朝河边奔去。

    “愣什么呢?咱们的衣服,怎能让师姐洗呢?”庞涓扫了苏秦、孙宾一眼,大步走向溪边。

    孙宾、苏秦再无话说,大步跟在庞涓身后。

    玉蝉儿正在溪水里浣洗,张仪飞奔过来,急切问道:“师姐,我的衣服洗没?”

    见是张仪,玉蝉儿白他一眼:“什么你的我的?快来帮忙!”

    张仪就如没有听见,跳入水里,在一堆衣服里一阵乱翻:“咦,我的衣服呢?”

    玉蝉儿指一下扔在岸边碎石上的一堆衣服:“看看那里有没?”

    张仪一眼瞥见自己的睡袍,见已洗好,没拧,正在滴水。

    “张仪,”玉蝉儿笑道,“发什么愣?快帮忙呀!”

    张仪知她必定什么都看到了,垂头不敢说话。

    玉蝉儿提高声音:“张公子,叫你帮下忙,听见没?”

    “帮忙?”张仪打个怔,“什么忙?”

    玉蝉儿朝石上的衣服努嘴:“拧水呀!把那堆衣裳拧干,晾到草地上。这是力气活,我正发愁哩!”

    “拧拧拧!我这就拧!”

    张仪拿过衣服,正在拧衣服时,庞涓三人紧赶过来。

    孙宾看向一堆衣服,尴尬道:“师姐,你看这,我们的衣服,怎能让你来洗呢?”

    玉蝉儿给他个笑,半是调侃半是告诫道:“唉,你们这些大男人呀,一个赛似一个,乱七八糟,又臭又脏,似乎是几个月都没打理过!倘若以此治理国家,黎民百姓还能有个活头?”

    孙宾的嘴巴吧咂几下,陷入沉思。

    庞涓瞄一眼张仪,看向玉蝉儿,别有用心道:“师姐,你说我们的衣服又脏又臭,一个赛似一个,终归有个比较吧。师姐你评评看,究底是哪一件最脏、最臭?”

    张仪脸色紫红,怒目射向庞涓。

    庞涓哪肯罢休,补一刀道:“敢问师姐,哪一件是我张师兄的?张师兄总是衣冠楚楚,最爱干净了,总不会也是那般脏吧?”

    张仪的拳头握得咯咯响,咬牙切齿道:“姓庞的,你??不要欺人太甚!”

    庞涓看向他,故作惊讶:“咦,张师兄,在下不过是说句寻常话儿,你怎么就激动起来了?”

    玉蝉儿盯住二人,一脸疑惑:“庞涓,张仪,你们打什么哑谜?若是闲得无聊,就帮我把衣服漂净,将水拧干,晾到草地我拉起的那根绳子上。天气热了,你们的衣服最好是一日一洗,每天都穿干净衣裳!”

    庞涓赔笑道:“好好好,师姐,你只管坐下歇着,这点儿小活,庞涓一人包了!”

    玉蝉儿扑哧一笑:“这还像个男人样儿。累死我了,真得歇一会儿。”

    玉蝉儿正要上岸,猛见鬼谷子、童子远远站在四人身后,便轻声叫道:“先生?”

    四人扭头一看,见是鬼谷子,一齐俯身长揖:“弟子叩见先生!”

    鬼谷子没有理睬,只阴脸站着。

    童子咳嗽一声,走过来,对四人冷冷道:“四位师弟,这些可是你们的衣服?”

    四人垂头不语,尤其是庞涓和张仪,大气儿也不敢出。方才那些吵嚷,无疑全让先生和童子听到了。

    童子提高声音:“师兄问你们话呢?”

    苏秦抬头:“回师兄的话,是我们的衣服!”

    童子的童声一字一顿:“房子脏了,可扫;衣服脏了,可洗;内中要是脏了,就无可救药了!”

    众人尽皆低头,不敢吱声,尤其是张仪和庞涓,无地自容。

    “拿上你们的衣服,都跟我来!”童子转个身,头前走去。

    四人各自抱了衣服,跟在后面。

    望着他们走远,鬼谷子轻叹一声,走到石头上坐下。玉蝉儿站在原地,显然不晓得方才为什么闹成那样。

    鬼谷子看向玉蝉儿:“蝉儿,来,坐老朽身边。”

    玉蝉儿走上石头,在他身边坐下,轻声道:“先生?”

    鬼谷子指向溪水:“蝉儿,你看,溪里流着的是什么?”

    “水。”

    “可知水否?”

    “先圣曰:‘上善若水。’”

    “上善为何若水?”

    玉蝉儿沉思一会儿,看向鬼谷子:“水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

    “你说对了一半,水利万物,也与万物争。”

    玉蝉儿愕然:“先生,水也有争?”

    “是的。”鬼谷子点下头,边说边指点,“你看这山,坚强如是,高峻如是,巍巍然不可一世。再看这水,淙淙而来,潺潺而去。可你再看,它竟然将这大山劈开一条裂隙,将山中磐石磨成卵石。先圣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如果水不与万物争,如何能攻坚克强呢?”

    “先生是说,天下万物,无不争?”

    “无不争,亦无争。”

    玉蝉儿越发不解:“这??既无不争,怎又无争呢?”

    “这就是道之理啊。”

    “请先生详解!”

    “万物互为依存,相生相克。相生即不争,相克即争。这就是道。道藏于万事万物之中,无见,亦无不见。万物皆是道体,无争,亦无不争。”

    “蝉儿明白了,水中有道。”

    “是的,水与道最为接近!道以善为行,道善万物。水以利为行,水利万物。道以弱制强,无不化;水以柔克刚,无不胜。”

    “水中之道,可是先圣所说的水之七德,‘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先圣所言,表面上看是水之七德,往实上说,是人之七品,你可细细领悟!”

    “谢先生指点!”

    “要说谢呀,老朽真该谢你蝉儿才是!”

    玉蝉儿不无惊讶道:“谢我?”

    “现在看来,若是没有蝉儿,这几块璞玉,只怕难以琢磨成器呀!”

    “先生言重了。蝉儿一个女孩儿家,纵想帮助先生琢磨他们,只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呢。”

    “璞玉为至刚之物,就如这山,蝉儿你呢,则如这条小溪。”

    玉蝉儿娇嗔道:“原来先生收留蝉儿,是来帮你琢磨玉器的。”

    鬼谷子摇头,动作夸张:“非也,非也。”又指点小溪,“蝉儿,你看这条小溪,它从高山腹地流出,一路上披荆斩棘,逢山开山,遇石劈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也没有什么能够让它流连。它有困境,但它在困境中学到的是智慧。它有迷恋,但它永远不会迷失。它从不蛮冲蛮干,它从不停滞不前,它只是日复一日、一刻不停地向前流淌,流淌,直到流出高山,流入大海。”

    玉蝉儿望着小溪,豁然洞明:“蝉儿懂了,这条小溪所走的,其实就是修道之路!”

    “是的,蝉儿,只有在到达大海的那一天,它才会发现,之前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

    时令进入仲夏,天气热起来。

    苏秦四人依旧是天天选书、还书。藏书洞虽说仍归玉蝉儿兼管,但已成为名义上的,因为在借书、还书时间,她已很少到场,全凭四人的自觉。

    这日晨起,又是选书时间。

    柴扉开着,四人自主入洞选书。孙宾最是干脆,在昨天看过的那一册书架上又拿一册,转身走出。

    见孙宾走远,庞涓走过来,在孙宾取书的书架上翻看一时,皆是讲墨道的,遂揣上自己选中的书,大步出门。

    张仪看在眼里,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一会儿,搬起一只梯子,在书架的最上面左翻右找,终于翻到一册尘封已久的竹简。

    张仪抖去尘土,粗粗一翻:“嗬,就是它了!”

    张仪走到一处树荫,见孙宾席地而坐,埋头攻读,遂走过去,朗声笑道:“呵呵呵,孙兄寻了处好地儿呢!”

    孙宾回他一个笑,指下对面:“张兄喜欢,就坐吧!”

    张仪坐下来,从怀中掏出一册书。

    孙宾笑道:“张兄选到什么好书了?”

    “呵呵呵,”张仪笑道,“真还是册好书,颇有意趣,对孙兄的眼呢!”说罢递给孙宾。

    孙宾接过一看,是《老子邻氏传》,果然欣喜,递还张仪道:“好书好书,待张兄读完,在下一定借看!”

    “仪已读完,觉得孙兄或会喜欢,特来献给孙兄!”

    孙宾拱手道:“谢张兄荐书!”

    “不过,”张仪话锋一转,“在下也有一请,望孙兄答应!”

    “只要宾做得到,张兄但说无妨!”

    “庞涓那厮屡与在下过不去,孙兄阅读此书时,万不可使庞涓知晓。这样的好书,他不配读!”

    “这??”孙宾沉思有顷,“涓弟志在兵法,唯喜兵书,对此书不会感兴趣!”

    “会与不会是他的事,孙兄只须应下在下就是!”

    “可宾如何瞒过他呢?宾所读之书,从未瞒过他呢。”

    “这样吧,”张仪压低声音,“孙兄可择僻静处,细细阅读。晚饭之前,在下自来寻孙兄取书,你看如何?”

    “好吧。”孙宾应道,“日落之前,你可到东山雄鸡岭半腰上的那棵巨松下寻我。”

    搞定孙宾,张仪吹起呼哨,径直来到苏秦攻读之处,见他正襟危坐于一块巨石上,二目微闭,正入冥思。一册竹简放在面前,没有摊开。

    张仪走近,站在石下:“苏兄?”

    苏秦睁眼,看向他。

    张仪一脸兴奋:“我发现一个奇怪的东西,特来请苏兄验看!”

    苏秦的好奇心被他挑起来了:“怎么奇怪了?”

    “说不清楚,特请苏兄验看!”

    “在哪儿?”

    “跟我走就是!”张仪前头走去。

    苏秦拿起竹简,跳下石头,跟在张仪后面。

    一片林荫下,庞涓正聚精会神地拿石块、木棒、树叶等摆来挪去,旁边是一册竹简,简上可见一幅行兵布阵图。

    庞涓正在忙活,听到不远处小路上响起一阵脚步声,听说话声音是张仪与苏秦。

    张仪的声音:“苏兄,还有一件奇怪的事!”

    苏秦的声音:“什么又奇怪了?”

    张仪顿住步子:“孙兄!”

    苏秦惊讶道:“孙兄怎么了?”

    “先生许我们每日只借一册书,对不?”

    “是呀。”

    “可孙兄今天借了两册!”

    “别乱扯,我和孙兄一道出去,孙兄只拿一册书!”

    “苏兄呀,仪能骗你不成?仪这眼睛亮着哩!”

    “你在哪儿看到的?”

    “就在东山岭的松树下。我在山上读书,想记个东西,回来拿墨和笔,路过松树,听见树下有动静,细看是孙兄,正在翻书哩,看得可投入了。再一看,嘿,地上另外摊着一册!”

    苏秦扑哧一笑:“必是你眼花了,要么是哪本书分作两册,《诗》还三册呢!”

    “呵呵呵,苏兄说得是。”

    ????

    听着二人的声音渐去渐远,庞涓打个激灵,纳闷道:“晨时明明见他只拿一册书,怎么会是两册呢?再说,寻常他在附近树下读书,为何今天却换地方?难道是在防我?或是孙兄得到宝书,不肯示人?”

    庞涓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忽地起身,将地上的石块与木棒阵图用脚踢毁,提起竹简,朝东山赶去。

    待到半山腰处,庞涓蹑手蹑脚,悄悄接近那棵巨松。庞涓探头望去,果见孙宾在那儿,手里捧着一册竹简聚精会神地看着,地上放着另外一册。

    庞涓眉头拧紧,计上心来:“看来,张仪那厮所言不虚,孙兄果是拿了两册!观孙兄读得如此上心,想是得到什么宝书了,我且过去看看??不妥,孙兄这般神秘,必也是不想让外人知晓。我若硬去看,孙兄会作何想?”眼珠子转几转,“有了!我且明着寻他,看他藏也不藏。若是藏了,就是有鬼。若是不藏,就是我多心了!”

    庞涓悄悄退后,回到路上,朝山下走一程,复上山来,边走边哼着小曲儿,闹出许多声响。

    听到庞涓的声音,孙宾暗吃一惊,耳畔响起张仪的声音:“在下也有一请,望孙兄答应??庞涓那厮屡与在下过不去,孙兄阅读此书时,万不可使庞涓知晓。这样的好书,他不配读??”

    孙宾忖道:“既已答应张兄,就当信守诺言!”遂将《老子邻氏传》收拾起来,寻个地方藏下,拿起地上的竹简,展开阅读。

    庞涓的声音再次传来:“孙兄,你在哪儿,涓弟有事寻你!”

    孙宾应道:“贤弟,宾在这里!”

    庞涓疾步走过来。

    孙宾看向他:“贤弟,什么事儿?”

    “哈哈哈,”庞涓大笑道,“孙兄藏得好地方呢!”

    “哪里呢!”孙宾回个笑,笑容尴尬,“贤弟,你有何事?”

    “倒是没有什么大事,”庞涓扬扬手中竹简,“今儿看到一册好书,里面有个阵法,涓觉得颇有意趣,想与孙兄分享,便急急慌慌地赶到孙兄读书处,嘿,竟是不见了!”

    孙宾越发尴尬了:“原本在那儿呢,后来??后来心血来潮,突然想到山上逛逛,逛到此处,觉得不错,就坐下来了。”

    庞涓打量四周:“是呀是呀,一个地方待得倦了,就该换个地方。这儿僻静,像是个修仙处。孙兄好眼光呢!”看向孙宾手中竹简,“孙兄读到了什么宝书?”

    孙宾递过来:“是《六韬》,师弟早就读过了。”

    庞涓接过书,果是《六韬》,心道:“明明是两册书,突然就成一册了。孙兄哪孙兄,在下一直以为你是实诚人,原来竟是真人不露相啊!好好好,算是庞某看走眼了!”将书递还孙宾,“哈哈哈,孙兄慢读,在下不打扰了!”

    孙宾拱手:“贤弟慢走!”

    庞涓一路哼着曲儿,走下山去。

    看着庞涓悠然下山的身影,隐匿于附近树丛里的张仪脸上浮出一笑,啪啪甩几下衣袖,亦哼着小曲儿下山,寻到苏秦,神秘兮兮道:“苏兄,你猜庞涓那厮今儿干什么了?”

    苏秦不解道:“干什么了?”

    张仪愈加神秘:“借只耳朵!”

    苏秦笑一下,探过头来。

    张仪附耳低言。

    苏秦扑哧笑道:“你这不是捉弄庞兄吗?”

    张仪又是一番低语。

    苏秦若有所思,轻轻点头:“如此说来,庞兄倒是个有心人!”

    张仪一脸不屑:“哼,岂止有心?他这是黑心!”

    “别是贤弟想多了。”苏秦一本正经道,“庞兄与孙兄,形同你我,亲如兄弟,不可能是黑心!”

    “好好好,”张仪点头,“在下不与苏兄争执。庞兄是否黑心,苏兄敢否做个验证?”

    “怎么做?”

    张仪招手。

    苏秦凑上耳朵,张仪又是一番嘀咕。

    苏秦皱起眉头:“贤弟,这事儿做不得!”

    “呵呵呵,”张仪脸上堆笑,“就当耍儿。在这谷里实在太闷,寻个开心岂不是趣?”

    苏秦别过脸去:“想寻开心,贤弟自去寻就是,就不要扯我了。”

    张仪将他硬扳过来,郑重说道:“此事非苏兄出马不可!”

    苏秦不解:“为什么?”

    “在下与那厮是冤家,无论说什么,他都不会信的。苏兄不同。若是苏兄对他讲,那厮必听!”

    苏秦摆手:“不可不可!贤弟这般耍来,既害庞兄,又害孙兄,使不得!”

    “苏兄误解了。在下此举,既是帮庞兄,也是帮孙兄,怎么可能害他们呢?”

    苏秦一怔:“帮他们?”

    “苏兄试想,在这谷里,如果庞涓要防一人,会是谁呢?”

    苏秦扑哧一笑:“当然是你张仪。你二人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呢!”

    张仪重重摇头:“错!”

    “总不会是在下吧?”

    “当然不是。”

    苏秦深吸一口气:“你是说,他要防的人是孙兄?”

    张仪重重点头:“正是。”

    苏秦简直不敢相信,眼睛瞪大:“此言何解?”

    “苏兄请看,在这谷里,师姐修的是医道,又是女儿身,与庞涓不为同道,可忽略不计。你我所学是口舌之术,与那厮风马牛不相及。大师兄虽为大师兄,却是个孩子,庞兄不会防他。唯有孙宾与那厮志趣相投,且师出同门,彼此知底。将来有一天,若是同事一主,就会有主次之分。若是各事其主,就会是疆场对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你说,庞涓那厮能不防孙兄一手吗?”

    苏秦闭目片刻,缓缓点头:“嗯,此说倒也成理。”

    “孙兄为人实诚,庞涓若生他心,孙兄必不设防,也必吃亏。我们若是听凭庞涓此心膨胀,岂不是既害了庞涓,也害了孙兄?”

    苏秦又想一阵,抬头:“贤弟有何良策?”

    张仪在苏秦耳边如此这般,耳语一番。

    “这??”苏秦苦笑,“贤弟也是太损了点儿!”

    张仪阴阴一笑:“嘿嘿,就当寻个乐子呗!一天到晚闷在这谷里,非得把人憋死不可!”

    雨后初晴,空气清新。

    林荫下,庞涓闷头坐着,眉头不展。

    坐有一时,庞涓起身,绕着树踱步,脑海中思绪万千:“依孙兄为人,当是不该呀!然而,前日之事,该作何解?若不是亲眼所见,我连鼻子也是不信!唉,常言说得好,人心隔肚皮。孙兄向来少言寡语,纵有心事,也难见他吐露。细想起来,对于孙兄,我是真的所知甚少,即使他出身于孙武子之后,也是让陈轸审问出来的??”

    庞涓正在琢磨,苏秦提个竹篮子走过来,朝他远远扬手:“庞兄!”

    庞涓望向他,亦扬手回应:“是苏兄呀,提个篮子做啥?”

    “走走走,采菇去。”

    “采菇?”

    “方才遇到师姐,她提篮子要去采菇,正要走呢,大师兄把她叫走了。这刚吃过午饭,在下正要消消食,这就提上师姐的篮子,上山采些菇去!”

    “哈哈哈,”庞涓大笑数声,“师姐总能与涓想到一块儿。近日午后总有一场雷雨,最利于鲜菇成长。不瞒你说,涓一大早就在琢磨哪儿去采呢。走走走,涓与苏兄一道采去,包管师姐吃美吃够!”

    “呵呵呵,敢情好呢。师姐爱吃桦树菇,我们到桦树林里如何?”

    “哈哈哈,”庞涓再放长笑,“涓最爱吃的也是桦树菇!”

    待苏秦走到跟前,庞涓接过篮子,兴冲冲地前头走去。

    山道上,苏秦、庞涓一前一后,沿蜿蜒小径一路走着,一路说笑。绕半天嘴,苏秦总算来到重点:“嗨,说到奇事儿,昨晚在下就遇到一宗!”

    庞涓好奇心起:“是何奇事?”

    “许是着凉了,天将明时,在下肚疼难忍,到林子里出恭。出恭回来,在下刚要进门,突然听到有人说话。”

    “有人说话?”庞涓吸一口气,“半夜三更的,何人说话?”

    “在下也是奇怪,侧耳细听,竟是孙兄!”

    庞涓两眼大睁:“孙兄?”

    “嘿,初时以为是庞兄你睡不着了,扯他聊天呢,细听一阵,哈哈哈,原来是孙兄在自说自话!”

    “自说自话?”庞涓凝眉,“不会是梦话吧?”

    “呵呵呵,这个时辰,不是梦话又是何话?”

    庞涓急切问道:“快说,孙兄讲什么梦话来着?”

    “初时听不真切,后来听得明白些,大体是:‘李将军,你带三千人左行三百步,排成一字长蛇形,张将军,你带三千人右行三百步,亦排成一字长蛇形!’”话头顿住。

    “就这些了?”

    “哪能呢?孙兄这个梦长得很,又喊又叫的,一会儿调这个,一会儿拨那个,调来拨去,在下让他搞晕了。再说,那阵儿特困,在下哪有闲心听人说梦话。只是方才庞兄讲起奇事,在下这也想起,扯给庞兄凑个乐子。唉,在这谷里,若论读书上心,真还数到孙兄,连梦里也是这般用功哪!”

    庞涓若有所思,半是自语道:“照苏兄所说,孙兄想必是在摆阵法了。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定是孙兄读到什么宝书,这在梦里演阵呢。”

    苏秦怔了一下:“经庞兄这一说,在下倒也想起来,孙兄的确提到个什么阵法!”

    庞涓急切问道:“什么阵法?”

    “太公八阵!”

    庞涓愕然:“太公八阵?你可听清楚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