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笑我的蝉儿。” 玉蝉儿急了,嗔怪道:“蝉儿心中苦恼,先生却??” “蝉儿,”鬼谷子敛住笑,缓缓说道,“你是误解道了。来,老朽这就说予你听。” 玉蝉儿挪过几步,偎依过来,仰脸望着鬼谷子:“先生?” 鬼谷子抚摸她的秀发:“孩子,情心与道心,其实并不冲撞。道既存在于万物之中,自也存在于世俗之情中。” 玉蝉儿眼睛大睁,灵光闪动。 鬼谷子知她已有所悟,继续说道:“天地有阴阳,禽兽有雌雄,世人有女男。阳阴相合,雄雌相匹,男女相配,此乃道之常理。情心即道心,道心亦即情心。” 玉蝉儿恍然大悟:“先生是说,生情与修道,二者并无相碍。” “非但无相碍,反倒是相辅相成。追溯上去,阴阳之道,始悟于黄帝。黄帝是见道之人,一日偶遇素女,二人身心合一,不舍不离,终悟阴阳交合之理。” 听到“交合”二字,玉蝉儿脸色绯红,埋下头去。 鬼谷子接道:“不悟情心,难通道理。不识男女之事,何知阴阳之化?蝉儿若有情心,只管放任它去。缘到情到,缘止情止;情到心到,情止心止。” 玉蝉儿疑虑顿消,惊喜交集,倒身叩道:“蝉儿谢先生点化。” 鬼谷子起身,缓缓走出草堂,自到谷中漫步去了。 见先生走远,玉蝉儿在堂中又怔一时,取过琴来,面窗摆开,信手弹去。 琴声轻快流畅,忽如溪中鸳鸯戏水,忽如梁上飞燕呢喃。正在不远处采集蘑菇的苏秦、童子听到,止住脚步。 苏秦从琴声中听出了爱的乐章,细加揣摩,认定是张仪的好事成了,甚是为他高兴。又听一时,苏秦感到惶惑,因琴中所诉,并不是那种获得爱情后的喜不自禁,而是仍在寻求或探询。然而,她在寻求什么,探询什么,他却听不出来。 苏秦看向童子,目光征询:“师兄,听出师姐在弹什么吗?” 童子转过头来,奇怪地盯他一眼:“你这人真是木头,蝉儿姐在对你说话,你却不知?” “对我说话?”苏秦大吃一惊,怔有半晌,方才问道,“敢问师兄,蝉儿姐在说什么?” 童子顺口吟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师兄你??”苏秦脸上一热,拦住他话头,略顿一顿,“师兄必是听错了。师姐一心向道,如何会生此等俗心。再说,纵使师姐心中有人,也不能是我苏秦。” 童子白他一眼:“师兄只是听琴,师弟想到哪儿去了?” 遭童子抢白,苏秦竟是无言以对,半晌,不无尴尬地垂下头去。 童子缓缓起身,朝苏秦笑笑:“师弟,走吧,不要只想心事,误了前面的菇子。” 向晚时分,苏秦神情恍惚地回到草舍,不见张仪。苏秦在房中又候一时,见他仍未回来,心里一揪,出门寻去。 苏秦寻至溪边,远远看到张仪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纹丝不动,就如一尊塑像。 苏秦知他为何坐在那儿,也就不再过去,默不作声地候于数十步外。 冷风嗖嗖吹来,张仪浑然不觉。 不知过有多久,张仪突然起身,长笑一声,吟道: 风萧萧兮过矣, 人悠悠兮逝矣; 试问情为何物, 长笑一声去矣。 苏秦听出张仪已经想通,当无大碍,转身先自走了。 回到房中,苏秦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一面是张仪,一面是玉蝉儿,二人都是他的至爱,又都因他陷入烦恼,真的是他万未料到之事。 苏秦翻身坐起,并膝坐于榻上,陷入苦思。 翌日晨起,苏秦早早起床,径至草堂。 童子手提水桶,正欲出门,见是他来,迎面而出。 苏秦揖道:“苏秦见过师兄。” 童子放下桶,回过一揖,笑道:“师弟是来寻蝉儿姐的吧?” 苏秦点头:“师兄说对了。师姐在否?” 童子朝门内叫道:“蝉儿姐,苏师弟寻你!”说完提起水桶,哼着小调下溪去了。 苏秦走至门口,略顿一顿,举手敲门。 里面传出玉蝉儿娇颤的声音:“请进。” 苏秦进门,见玉蝉儿端坐于席,两只凤眼脉脉含情,一脸娇羞地凝视他道:“苏公子,请坐。” 苏秦依旧站着:“师姐,在下有一事,此来麻烦师姐。” 玉蝉儿略怔一下,扑哧笑道:“坐下说吧,看把你急的。” 苏秦只好坐下:“苏秦谢师姐赐坐。” 玉蝉儿又是一笑:“看这样子,苏公子似有大事,蝉儿洗耳以闻了。” “回师姐的话,”苏秦牙关一咬,“庞兄、孙兄下山,威震天下,功名显赫,苏秦早已心动,此番也??也欲下山。倘若上苍垂幸,苏秦或能出人头地,不负谷中数年苦修。” 玉蝉儿脸色大变,怔有半晌,竟是未能反应过来。 苏秦顾自说道:“在下此来,是想麻烦师姐转禀先生,不肖弟子苏秦求见!” “这??”玉蝉儿终于回过神来,“苏公子是来辞别的?” “正是。苏秦欲辞别先生,辞别师姐。” 玉蝉儿嗫嚅道:“苏??苏公子,你??真的要下山去?” 苏秦郑重点头。 玉蝉儿沉思有顷,抬头望着苏秦:“好的,只是先生尚未出定,苏公子还要再候一时。” “在下恭候。” 二人又坐一时,玉蝉儿看他一眼,缓缓说道:“苏公子,你就要下山去了,难道不想对蝉儿说句什么吗?” 苏秦改坐为跪,朗声说道:“师姐在上,请受苏秦三拜!”说着,连拜三拜。 玉蝉儿心头一凛:“苏公子行此大礼,叫蝉儿如何敢当?” “若无师姐,就无苏秦今日,跪在这儿的只能是洛阳轩里那个结巴的苏秦,亦将是为功名利禄苟活的那个世俗的苏秦。师姐纯净、善良的真心,将如皓月的光华,永远普照苏秦残缺的灵魂。” 玉蝉儿泪水盈眶:“苏公子溢美之词,蝉儿经受不起。苏公子,今日一别,此生还能相见吗?” 苏秦埋头叩地:“无论走到天涯海角,苏秦都会惦念师姐,惦念师兄,感念先生的再造之恩!” 玉蝉儿迟疑有顷,断然取下挂在脖颈上的玉蝉,放在唇边,轻吻一下,颤声说道:“苏公子??” “师姐有何吩咐?” “自蝉儿来到世间,此物不曾与蝉儿有过一日分离。二十年了,蝉儿已经是它,它也化了蝉儿。苏公子今将远行,蝉儿别无他物,唯以此物相赠,还望苏公子早晚不弃!” 苏秦全身都在颤动,呆有半晌,方才叩道:“师姐厚意,苏秦心领了。师姐高洁之心,苏秦永远仰慕。师姐心爱之物,苏秦却不敢收。” 玉蝉儿的泪水夺眶而出,颤声:“苏公子?” 苏秦亦是更咽:“师姐,容苏秦解释一言。非苏秦不爱此物,实乃山外颠簸,世俗浑噩,苏秦身入凡尘,便如投身泥污,若将师姐贞洁之物带在身上,岂不污了?师姐之心,苏秦领下;师姐厚情,苏秦铭刻于心。师姐珍爱之物,还请师姐随身携带,待苏秦——” “苏公子,不必说了!”玉蝉儿打断他,“蝉儿这就禀报先生!”说着缓缓起身,将玉蝉重新戴上,款款入洞。 门外,前来向先生辞行的张仪将二人的对话听个清清楚楚,如梦初醒,无力地倚在门框上,泪如泉涌。 洞中,鬼谷子端坐于席,苏秦、张仪双双叩拜,各自泪出。 鬼谷子睁开眼睛,扫二人一眼,缓缓说道:“你二人都要出山?” 苏秦、张仪皆不作声,只是叩首于地,更咽出声。 鬼谷子又扫二人一眼:“上才求道,中才求仙,下才求仕。依你二人资质,若是潜心苦修,或可成就仙道,是否下山,可想清楚了?” 张仪叩首:“弟子愚钝,难成仙道,乞请先生成全!” 鬼谷子转向苏秦:“苏秦,你呢?” 苏秦亦叩:“弟子愿与师弟一同下山,同甘共苦!” “唉,”鬼谷子轻叹一声,“既然你们已经做出决断,老朽就不强求了。我观庞涓、孙膑,势难相容,诚望你二人能与他们有别,互帮互让,各成功业,勿伤同学之情。” 苏秦、张仪双双点头:“弟子记下了。” “既已记下了,请随我来!”说着,鬼谷子起身,缓缓出洞。 苏秦、张仪跟着先生走出洞穴,来到草堂。 草堂正厅,不知何时摆起一物,是一只棋案。苏、张颇觉诧异的是,棋案是金丝楠木做的,在秋日的光线下金光闪闪。棋案呈圆形,三足,像是一只鼎,刀工极其精致,圆形案面上刻着方形棋局,有纵横棋道各十九条。 棋案左右两侧各摆一个席位,鬼谷子在案前坐下,指着两个席位道:“坐吧。” 苏秦、张仪左右坐下,盯住棋盘。显然,这只棋盘与他们平日所弈的完全不同。他们平时弈的是方盘,纵横只有十一条。 盘上空无一子。 鬼谷子拿出两盒棋子,一盒黑子,一盒白子。 鬼谷子将黑子推给苏秦,白子推给张仪,正襟,敛神:“执棋。” 苏秦、张仪相视一眼,各执一枚棋子。 “苏秦,张仪,”鬼谷子指向面前的棋局,“天下犹如棋局,治天下犹如弈棋。棋局在此,棋子已在你二人手中,可以开局了!” 苏秦、张仪互望一眼,谁也没有动手。 “弈吧。你们谁先落子?”鬼谷子盯住二人。 苏秦、张仪再度相视,谁也不肯先落。 显而易见,在这样一个时辰,先生摆出这样一个棋案,不会是让他们对弈的。 苏秦拱手道:“弟子愚昧,此局该如何弈,请先生指点。” “棋如天下,治天下亦即弈天下。”鬼谷子看向棋局,“你二人皆是弈中高手,如何落子,如何定势,如何谋篇布局,如何攻防,如何收官,种种方术,为师就不讲了。为师想讲的是,何为棋,何为弈棋之道。” 果然,先生是有话要说。 二人四目圆睁。 “何为棋?棋为易,为时空之变数。相传,伏羲氏观物取象,制八卦,文王演之。卦中生卦,得六十四卦。鉴于卦象繁杂,卦理深奥,文王依据卦义,比照河图、洛书,参阅时空变化,制棋喻之,教人娱棋明易。”鬼谷子指向棋案,“这只棋案是多年前老朽综文王所述,法古人所传,据时空变数,特别设计的。” 此棋案竟是先生亲手所创,苏秦、张仪俱是惊讶。 “请看此局,”鬼谷子指向棋局,侃侃言道,“外圆内方,法乾坤也;三足承鼎,法神器也。万物之数,从一而起。棋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一为棋局之主,据天元之位,运动四方。三百六十,象周天之数;分而为四,以法四隅;隅各九十路,象季之日数;外周七十二路,法周天之候。棋子三百六十,黑白相半,法阴阳。局方而静,棋圆而动,动静相适。由是观之,棋之道,法天象地,沟通天地人,堪为三者运数变化之本。” 日常棋局竟有这般玄妙,倒是苏秦、张仪未曾想过的。分离在即,先生临别赠言,更非寻常教诲可比,二人愈加虔敬,全神贯注听解。 “弈棋之道,与为师讲予你们的捭阖之道两相契合,你们可比照参悟。棋局纵横有道,喻治世不可逆道而行。棋局变幻莫测,自古迄今未有同局,喻时势瞬息万变,治世唯有随机应变,顺势利导,不可墨守成规。弈棋离不开棋子,你们各人掌握的一百八十枚棋子,置于盒中永远都是死棋,只有置于局中,才会生动,才会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若是一子落错,轻则失地损兵,重则全局皆输,是以任何落子,必谋定而后动。”言及此处,鬼谷子缓缓闭上眼去。 苏秦、张仪叩拜于地,齐声应道:“先生教诲,弟子记下了!” “记下就好!”鬼谷子再次睁眼,长叹一声,“唉,你二人这要走了,为师也就实言以告。五年前老朽收留你们四人为徒,虽为因缘聚合,却也有所期盼。” 苏秦、张仪异口同声:“弟子谨听先生训示!” “你二人听好,”鬼谷子逐个扫视二人,“世道纷乱,七雄并世,群龙舞爪,生灵涂炭,天下苍生渴望太平。太平是天地之道,亦是大势所趋,大道所向,老朽期盼你们四人能以天道为念,协力并肩,推动天下大势走向太平,莫要记挂恩怨得失,名利情仇。” 苏秦、张仪皆是一震,肩上如压千钧。 沉默许久,二人再拜,同声应道:“弟子记下了!” “记下就好!”鬼谷子微微点头,“你们可有什么要说?” 苏秦道:“弟子有惑,求请先生指点!” “说吧。” “如何可使天下走向太平?” “使天下相安。” “如何可使天下相安?” “天下相安之道,可经由二途。一是天下一统,二是诸侯相安。” 张仪插言道:“依先生之见,天下一统、诸侯相安二途,孰胜一筹?” 显然,张仪所问极是棘手。 鬼谷子思忖良久,应道:“天下一统、诸侯相安二途,各有胜处,为师难定优劣。不过,天下早已礼坏乐崩,人心不古,私欲横流,诸侯各怀私利,钩心斗角,让其彼此相安,回归秩序,实乃与虎谋皮,道遥且艰。天下已如垂死之人,唯有快刀利刃,行非常之术,方可走向太平。是以老朽认为,一统之途,或为可行。至于如何走向一统,乃是上苍赋予你二人的使命。” 苏秦、张仪异口同声,高声誓道:“弟子誓愿鞠躬尽瘁,不负先生所托!” “不是老朽所托,是上苍所托,是天下黎民所托。老朽要求你们,无论何时,无论何处,无论遭遇多少坎坷,都要以天下大局为重,不可意气用事!” 二人拜道:“弟子谨记先生教诲。” 鬼谷子从几案下取出两捆竹简,摆在二人面前:“出此鬼谷,老朽就爱莫能助了。这是两册竹简,你们一人一捆,若有困惑,可慢慢感悟。” 二人接过竹简,展开,竟是他们曾在洞中连读数日的《阴符本经》。不同的是,这两册简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鬼谷子的注解。二人细审这些注解,赫然其中的正是鬼谷子近日所授的捭阖道术。显然,这是鬼谷子近日来特为二人撰写的。一些地方,墨迹尚未干透,墨香隐约。 苏秦、张仪无不涕泣,伏地叩拜:“弟子叩谢先生厚赠!” “局为死,弈为活。书为死,用为活。如何学以致用,就凭你们感悟了。” “谢先生指点!” 鬼谷子闭合双眼,挥手:“去吧,老朽俗事已了,要入定了。” 苏秦、张仪又拜数拜,退出草堂。 苏秦、张仪各背包裹,朝他们居住了整整五年的草舍再望一眼,又朝草堂方向拜过三拜,起身沿河谷旁边的小道走向谷口。 苏秦走几步,回望一眼。 张仪以为他为玉蝉儿,心中难受,奚落他道:“苏兄,你好像割舍不下呀!” “是呀,”苏秦苦笑一声,“这就下山了,还没向师兄道声别呢,方才寻他,哪儿也不曾见。” 想到玉蝉儿爱上苏秦,童子或会吃醋,张仪话中有话:“别是师兄不想见??”略顿一下,“不想见我们,故意躲出去了。” 苏秦自是听出话音,知道张仪的“不想见”后想讲的是“你”,此时却也不好再说什么,苦笑一声,摇头叹道:“贤弟既如此说,我们就走吧!” 二人迈步走去,刚刚转过一个小弯,赫然看到童子站在前面,玉蝉儿端坐于地,面前摆着她的琴。 见二人走来,玉蝉儿面现微笑,没有起身,声音却是清朗:“二位公子出山,小女子别无所赠,抚曲一首,祝二位公子一路顺风,心想事成。” 话音落处,玉蝉儿轻舒长袖,两手抚琴,所弹之曲依然是《高山流水》,但那韵味较五年前进谷之时,已不知高出多少。更何况玉蝉儿心思万缕,又于此时此刻弹奏,更生一种莫名的感动。 童子听得伤感,转过脸去,以襟拭泪。苏秦、张仪环视群山,缓缓跪下,和着琴音,朝鬼谷四山各拜几拜,又朝童子、玉蝉儿拜叩。 童子缓缓走来,一手提一捆竹简,交给苏秦与张仪,笑道:“二位师弟下山,本师兄与师姐依先生所嘱,连夜抄出此书,赠你二人,一人一捆,途中无聊时或可添些趣味!” 听闻先生再度赠书,二人复跪下来,各自接过,朝山中又拜几拜,起身,又朝童子、玉蝉儿各揖一礼,收竹简于囊。 童子转身又要回到玉蝉儿那儿,张仪叫道:“师兄留步!” 童子止步。 张仪深揖一礼。 童子还礼:“张师弟有何吩咐?” “谷中数年,师弟甚是感念师兄。这要走了,师弟别无他物,榻下有件宝贝,就赠师兄了!” “童子谢过师弟!” 张仪一个转身,头也不回地率先走去。苏秦朝玉蝉儿、童子各揖一礼,也扭头跟去。玉蝉儿和泪弹琴,乐音袅袅绕绕,直将他们送出谷外。 回到谷中,童子想起张仪所嘱,遂到张仪舍中,果从榻下摸到一物,是捆竹简,也没拆看,直接提往草堂,大声叫道:“蝉儿姐,宝贝来了!” 玉蝉儿问道:“什么宝贝?” “张师弟的宝贝,赠给我了,这还没看呢。”童子说着放下竹简,打开一看,却是庞涓所抄的《吴子兵法》。 “咦!”童子抓耳挠腮,兀自怔道,“此书不是烧掉了吗,为何张师弟这儿还有?” 玉蝉儿却是明白了,淡淡说道:“既是张师弟送你的,你就藏起来吧。” 童子踢它一脚:“先生既要烧它,童子藏之何用?”转念一想,复又捆扎起来,提在手中,“这些竹片不错,待雪天来时,可以拿它烤火。” 苏秦、张仪一路无话,直到走出云梦山,仍旧一前一后地闷头急行。渡河,过宿胥口,二人又走一时,眼前现出两条路,正南一条官道直通大梁,另一条小道偏向西南,沿河水直达洛阳。 “苏兄,”张仪止步,抱拳道,“我们该在此地分道扬镳了。眼前两条路,你走哪一条?” “贤弟,”苏秦怔了,“这??这才刚出宿胥口,你我还可再走一程。” “苏兄,”张仪再次抱拳,“天下没有不散的酒宴,你我终有一别,何在一程两程?” 看出张仪不愿同行,苏秦只得回揖一礼:“贤弟定要作别,在下只能依从。” “谢苏兄。”张仪拱手,“在下有一事好奇。” “贤弟请讲!” “师兄、师姐所抄之书,会是同一册呢,还是各有所赠?”张仪放下包袱,取出一捆竹简。 苏秦笑笑,亦从囊中取出一捆,展开。 两卷内容完全一致,连字迹也一般无二,均是童子抄写前半卷,玉蝉儿抄写后半卷。 赫然于首的皆是“商君书”三字。 张仪收起竹简,不无叹服道:“先生处事,张仪服了!” 苏秦复将竹简收囊,笑笑,拱手问道:“顺便问一句,贤弟可是前往楚地?” “咦?”张仪大是惊讶,“在下欲往何处,苏兄何以知道?” “‘风萧萧兮过矣??’当是楚地民谣,贤弟顺口吟之,可见谋楚甚久,苏秦据此知之。” 张仪嘿然笑道:“苏兄揣摩之功果是厉害。不瞒苏兄,在下谋楚的确有些日子了。楚国腹地广阔,物产丰饶,人民殷实,进可攻,退可守,当是作为之地。我观列国,能一统天下者,非秦即楚,张仪就赌楚国了。苏兄欲至何地?” 苏秦指着通向洛阳的小道:“贤弟看得远,在下叹服。在下欲回洛阳,就走这条小路了。” 张仪笑道:“苏兄不走大道,在下只好走了。”朝小道又望一时,拱手,“苏兄将出山之后的第一块棋子落于天元,真是妙手,在下叹服,就此贺了!” “哦!”苏秦一怔,“贤弟何来此说?” “苏兄欲行假道灭虢之计,岂不是妙?” “此话怎解?” 张仪侃侃说道:“周室虽衰,名义上仍是正宗王室,堪为天元。苏兄回到洛阳,必去游说周天子,举周室大旗匡正天下。周天子必不用兄,但会对兄褒扬有加。于是,苏兄匡扶周室,力挽狂澜之报国壮举,也将传扬天下。苏兄载誉至秦,身价可就不一样喽!” 张仪一气揭出苏秦的谋算,着实令他吃一大惊,不由得打个惊战,但旋即浮出一笑:“贤弟筹算,在下叹服。不过,在下此去,真还未曾这般想过。” 张仪紧追不放:“若是不为这个,苏兄因何还乡,可否讲予在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