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章 速战速决李承乾-《大唐:我真不想当皇帝》


    第(2/3)页

    在场的哪一个不是千古人杰,在长孙无忌的话语出口之后,其他人也快速的开口了。

    短短的几分钟之内,硬生生的让他们提出了好几条弊端,甚至连李承乾之前说过的一些也包含在其中。

    不过对于世家把控这一点,倒是没有人说出来。

    之所以会这样,当然是因为现在的世家已经和朝廷穿上了一条裤子,自然算不上什么弊端。

    但就算是如此,让在旁边作为听众的诸遂良还是忍不住惊出一身又一身的冷汗:

    身为吏部尚书,他的职责之一就是对科举的一些管理。

    突然间听到自己管理的事情中居然有这么大的纰漏,诸遂良在惊恐之余还有些幽怨:

    好家伙,大家平日里也算是一起吹牛打屁的好朋友,你们发现了这么多东西居然不告诉我?

    “咳,咳咳……”

    轻咳两声,还是长孙无忌第一个发现了诸遂良的神情变化:

    “登善莫怪,这些弊端即使是我等也无法解决,所以就干脆不说出来让你徒增烦恼了。”

    “多谢诸位同僚理解。”

    虽然长孙无忌的话语有些直白,但诸遂良还是不得不点了点头表示感谢:

    要不然还能怎么办,在场的除了洪承畴等人之外,哪一个资历和地位不比他高?

    要知道在成为吏部尚书之前,老诸同志可是长孙无忌的忠实马仔:

    虽然大家都是在为朝廷尽忠,但是老大哥的话语总是有着一些分量的。

    “既然有着这么多的弊端,那么改革就是势在必行的了。”

    无视掉正在陷入自己的小情绪中不可自拔的老诸,李承乾直接开口:

    “首先就从科举的考试内容开始。”

    “大唐需要的是能够为百姓做事的官吏,而不是除了吟诗作赋之外其他的一窍不通的工具人。”

    也不等其他人开口,李承乾已经第一个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所以我提议减少一部分关于经义的考核,适当的增加关于农学、算学甚至是工匠经验之类的科目考试。”

    “这……”

    迟疑一下,在场众人的眉头全都皱了起来:

    纵然对李承乾的性格早有了解,但他们还是没有想到自家陛下居然一出手就放出这样的一个王炸。

    “诸位有话尽管开口就是,早些商议完成,我们也能早些休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