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连四五天,孟浪秋和殷红菱带着几位师傅漫山遍野的跑,绕着整个黑水河畔,自金阳以西的风羽林开始,一直到帽儿山东南端。 几位师傅指点,孟浪秋和殷红菱另外带着两个府兵充当苦力,放置标识。 若遇到需要花费大量人力,才能开垦的山坡沟壑等阻挡了水渠流向,孟浪秋和殷红菱这两位修炼高手,便充当炸药包,以掌力或者剑气来豁开口子。 打死殷红菱都想不到,她好歹也是一位即将迈入神元境的半步真人,陆地神仙一般的人物,可却被孟浪秋拉着,成了开山卸岭的工具人。 而这几天,她对自己的修行,仿佛又找到了一个目标。 以往只知修行,却不知为何而修行。 王朝统治,江山稳固,修行者何其多也,但在稳定的秩序之下,并无多少修行者的用武之地。 眼下不过跟着孟浪秋混了些时日,她便发现,修行者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军前对阵,修行者或许无法起到鼎定乾坤的作用。 但日常生产活动中,修行者的作用,便被无穷放大。 譬如,能以一人之力,背负运送数百上千人合作,才能完成的粮食物资。 再譬如,需要几十上百人花费数日甚至长达月余才能挖通的沟壑,修行者只需要轻飘飘的一掌,便能将山石劈开…… 在孟浪秋的影响下,殷红菱非但没有其他修行者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反而为自己能够产生价值而感到高兴。 …… 七月初一。 宜:开业,作灶,求嗣。 忌:动土,上梁,安葬。 时隔月余,前往西凉镇军府借粮的杜凡景杜长史,总算是姗姗归来。 与之同来的,还有一千多名面容坚毅,气势雄浑的军武之人,押送着几百辆牛马车,车上装载着十几万石的粮食等物资。 公主府大门前的广场,已经被挤满。 从广场到府库这段路上,更是人满为患,临时从各村寨抽调来的好汉们,兴致勃勃的卸粮。 而在门前,风尘仆仆的杜凡景,则是对姜小夭和孟浪秋禀报道:“殿下,少师,耗时月余,属下总算是幸不辱命,总计借粮十五万石,兵士一千五百名,其余各类如粗布、茶叶、盐铁等物资合计三万石。” “李将军有言在先,一千五百名兵士只借三月,三月后自行归营。” 说完,杜凡景便眼巴巴的看着姜小夭,他肩上还搭着布袋,粗布衣裳,脸颊也黑瘦了许多,乍一看去像是个村夫莽汉。 看得出来,这一个月他过的也并不是很好,西凉与金阳往返,以杜凡景的脚程,去时两三日足够,返时带着辎重耗时较长,花了十几日功夫,这中间还有半月的时间,为了这十八万石物资,不亏! 看着阶下众人神情振奋激昂,热火朝天的画面,姜小夭心中动容。 有了这批物资,再来两三万灾民,都能从容应对到本季粮食产出了。 杜凡景着实功不可没。 “杜长史辛苦了,这批物资来得及时,本宫替灾民向你道谢!” 姜小夭郑重抱拳,以公主之身行礼。 杜凡景顿时神色惶恐,急忙弯腰作揖,道:“殿下折煞下官,此乃分内之事,何敢言辛苦二字!” 说罢,他顿了顿,看了眼旁边一脸微笑的孟浪秋,接着意有所指的说道:“殿下安民之举措,却真真是让下官刮目相看,下官虽身在西凉,却也多有听闻,沿途所遇之灾民,皆是匆匆朝着金阳方向赶路,对殿下之举措更是无比称赞,假以时日,灾民必定安康,民众必感念殿下之仁慈,传回朝内,也必将让满朝文武刮目相看!” 杜凡景小小的拍了一番马屁,言辞之中丝毫不加掩饰对安民之举的佩服。 当然,这话表面上夸赞的是公主,但明白就里的人都知道,这位杜长史所佩服的人是谁! 一直在村寨中忙碌,匆匆归来的主簿冯济生,以及丁横山,皆是一脸茫然的看着杜凡景,似乎不认识这位同僚一般。 他们都知道,这位公主府长史,作为自少师以下,地位第二高的官员,一向是最看不惯整日带着公主殿下游山玩水,戏耍人间的孟少师。 两人以前的关系,用势同水火来形容,都丝毫不为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