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蓝外生命与核聚变-《我要去火星》
第(2/3)页
回想整件事情,他的心中也是感慨不已,
相较于王猛将冰海洋探索,放在次要位置的做法,
异常声呐源在蓝星上引起的震动,远超可控核聚变技术,也远超王猛的想象,
虽然可控核聚变技术突破在即,
但很多专家都认为,
受限于材料和技术,蓝星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对于可控核聚变的应用,都会保持在初级水平,
至于与核聚变相关的中子星,黑洞,以及引力波,甚至是从氦到锂的第二等级聚变,
对他们来说,更是一些遥不可及的事情。
而首次在木卫三上发现蓝外生命这件事情,
从人类的情感上出发,
这件事情的重要程度要远高于可控核聚变技术,
蓝外生命的存在,
意味着在茫茫宇宙中,蓝星上的生命将不在孤单,
在木卫三那样的环境下,生命依旧存在,
也表示着宇宙生命形势的多样性,
更多文明的可能,
然而,木卫三这数百公里深的海洋却成为了,他们与这外星生命接触的最后屏障,
这时专家的争论声,再次让老长官回过神来:
“以木卫三低重力环境,根据王猛传回的海洋数据,可以对探测器进行缩小,结构优化,以及材料加强,
这样的话,探测器可以下到更深的深度。”
“可通信怎么办,再缩小中微子通信装置便放不下了!”
“不能通信,这与扔一块石头进入海里有什么区别!”
“可以用多段式的通信装置,
每几十公里的深度,放置一个探测装置,
这样从海面到海底,我们可以从小到大,依次放置下去,
这样既能保证通信,也不会使得缩小后的探测器失联!”
“可问题是,这并不是一个短时间能完成的工程,
王猛曾明确告诉过我们,在可控核聚变实验成功后,便会离开木卫三,
没有王猛,谁能建造如此庞大的海下通信系统?”
听有人提起王猛离开木卫三的事情,原本还提议着,建造分段式通信专家闭上了嘴,
“所以说,我们要派自己的航天员前往木卫三!”
“不行!”这个说法一出来,便遭到众多与会人员的反对,
“没有,王猛的帮助,我们的航天员前往,木卫三也没有什么意义?”
“就算能登陆木卫三,没有王猛的技术支持,我们能穿过百公里厚的冰层,
探测到数百公里的海底吗?”
“我们甚至没有送探测器前往过木星,这是一件极为冒险的事情!”
而这时又人出言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