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担心他们暴露-《永不暴露》


    第(2/3)页

    两人谈好之后,就回到酒席。

    赵立冬宣布了决定,又把罗平山、吕志华、张悦心、徐丰泽、时恒、李思明等人互相引荐了一下。

    岳德郡和于得水本来就是熟人,培训班的人明天就走,也不用介绍。

    对于杨小梅这种安排,赵立冬原来就跟柳德米拉和何俊明商量过,两人自然也不会说什么。

    留用杨小梅,把股份还给他,是赵立冬慎重考虑的结果。

    一是经过军统调查,杨小梅跟间谍案没有什么关系。此人家世清白,家族在老家威望比较高,风评不错。

    二是杨小梅是个业务好手,原来在兴发公司,就是主管业务的,是个内行。岳德郡和于得水等人对他的评价都不错。

    三是杨小梅在渝城,在蜀省乃至附近的鄂省、湘省,地头都比较熟悉。

    罗平山和吕志华虽然做生意还行,但是毕竟没有经过检验。两人都是外地人,不熟悉本地情况,来的时间又短。

    眼前的业务,还能应付。如果以后遇到较大的,复杂的生意,能不能应付得来,就是个未知数。

    如果把杨小梅留下,就补上了两人的短板。

    这一点,也得到了柳德米拉和何俊明的积极支持。

    虽然少了5%的股份,但是如果把生意做大,还是合算的。

    为了避免罗平山和吕志华的猜忌,赵立冬趁热打铁,借着喝酒的时候跟两人解释了自己接收杨小梅的理由。

    两人也很爽快,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表示愿意跟杨小梅好好合作。

    其实两人也巴不得这样,有了杨小梅支撑公司的业务,两人会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地下工作。

    至此,赵立冬已经把渝城的事情安排妥当,可以放心地去绿川。

    第二天,赵立冬和柳德米拉带着闽东南、楚海棠等是十个学员启程,前往绿川县的培训学校。

    柳德米拉本来还想开车去,但是一打听,去往绿川都是山路,路况很差,轿车难以行走。

    加上军统给她的汽油配额已经用完,自己买油实在太贵,只好放弃了轿车。

    也没有卡车,没有马车,所有人员都一样,背着自己的东西步行前去报道。

    不仅远东情报组的人这样,军统的学员们也是如此。

    60公里的路程步行前往,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不算是什么大事。自己有车的人毕竟很少,有车还不一定有油,有了油还不一定有合适的路。步行出行,是绝大多数人的常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