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各有心思-《蜀山悬剑传》


    第(2/3)页

    薛鏐道:“夺嫡最忌讳锋芒毕露、操之过急。历朝历代,若皇子流露出夺嫡野心和欲望,在百官中大树朋党,就会触犯天子的逆鳞!

    太宗皇帝当年欲废黜太子李承乾,对魏王李泰钟爱有加。文武百官见势,纷纷投靠李泰。李泰不但不韬光养晦,安之若素,反而大张旗鼓、蠢蠢欲动,大有志在必得之势。

    黄门侍郎韦挺、杜如晦胞弟——工部尚书杜楚客为魏王李泰奔走腾挪,拉拢腐蚀朝廷重臣。

    柴绍之子、驸马都尉柴令武和房玄龄之子房遗爱等权贵二代,为获得拥立之功,纷纷靠拢在魏王身上。出人捐钱,谋划策应。

    短短几年,李泰门人遍布朝野,魏王党横空出世。一时间,朝野上下,‘太子即废,魏王贤德’之声不绝于耳。

    魏王一党插手朝局,遴选六部要员的行动很快引起了太宗皇帝的警惕和憎恶。

    关键时刻,太子谋逆,正是魏王入主东宫的大好时机,李泰急不可耐,乱了方寸,竟然威胁恐吓自己的胞弟——晋王李治:“你历来和元昌友善,如今元昌已被处死,你难道就不担心自己的脑袋?

    这句狼子野心的话,让太宗皇帝相信了,长孙无忌、禇遂良等一众元老的谏言:“魏王为了争位,不惜骨肉相残。一旦君临天下,一母同胞的李承乾和李治定会被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太宗皇帝最终下定了决心:废黜魏王,立晋王为储君!

    自古夺嫡凶险万分,有进无退,不可不谋划万全。”

    永王听完,唏嘘不已,道:“夺嫡步步惊心,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薛鏐道:“魏王不知韬晦,将大好局面丢弃。我们要吸取他的经验。其一,韬光养晦,低调行事,不要给圣上结交朋党口实。

    其二,尽力办好圣上交办的差事。圣上既然让你管理武进士,殿下就应该天天泡在北衙武学和西内苑,督促这批武举勤学苦练。这批武举是圣上未来军队的核心棋子,圣上让殿下管理,大有深意。殿下将心思花在武举上,一来报答圣上的信任,二来,殿下可以统领身份,建立在军中的人脉。这一点,对殿下君临天下至关重要。关键时刻,这批武举就有翻云覆雨之功!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因谶言一事,圣上对天下掌兵大将和皇子都格外警惕、提防,殿下可奏请高力士为这批武举的监军,协助殿下管理皇城内的这只奇兵。如此一来,圣上才可放心将军权给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