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倭贼盗书-《蜀山悬剑传》


    第(2/3)页

    师曰:“人心即是佛,亦是法。佛法一致无二矣!知否?”

    居士曰:“知悉!罪不在体之内外,亦不居其中。正如师之人心佛法,皆无二!”

    原来山本野同北条卫门一样,都是扶桑北条藩主密探。北条卫门将窃取来的武学秘籍、军械制造、山川地图、长安官员喜好等情报递送回倭国后,北条藩主大喜。通过对这些情报的分析,北条氏在军事、贸易等领域迅速崛起,从其他各藩中脱颖而出。这也坚定了北条藩主继续遣密探到大唐窃取情报的信念。

    北条藩主有三个儿子,长子北条胜是庶出,武功高强、勇武过人。次子北条真备是养子,聪慧过人,过目不忘。三子信千代是嫡子,文武双全、才华横溢。

    下定决心后,北条藩主将他三个儿子全部东渡入唐。长子北条胜潜入少林,次子北条真备隐入白马寺。三子信千代相貌最似唐人,官话说的也最像唐人,被派遣去长安,具体在哪儿、做什么,北条真备也不知道。

    北条真备遁入白马寺后,改名游窗叠石。凭借着过目不忘的本领,大量浏览、背诵白马寺内的经典典籍。然后借口外出化缘,将典籍背诵、誊写出来,交给寺庙外接应的倭国密探。

    然后,白马寺藏经阁镇馆之宝的《思益梵天所问经》四卷、《贤劫经》一卷、《大品般若经》二十七卷、《杂譬喻经》一卷由于有罗汉堂首座澄明禅师日夜看护,游窗叠石始终没有找到机会阅读。

    数年下来,对于这几本镇馆之宝,游窗叠石一无所获。刚开始,他还比较焦虑,处心积虑想要完成任务。时间长了,也就无所谓了。这个无所谓,不代表他忘记了任务,而是他的心境有了很大的转变。

    刚开始的时候,他只是伪装成一名僧人。利用早课、晚课的诵经时间,将经典佛经死记硬背下来。对于这些佛经,寺庙里的高僧们常常会进行解读,借以阐明高深的佛理、弘扬佛法。师兄弟的机锋辩论,也让游窗叠石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启发。

    由于背诵了大量的佛经,这些佛经深深印刻在游窗叠石的脑海中。佛经中的经典法语,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他的耳畔。慢慢的,游窗叠石逐渐领悟出佛法的味道,真心愿意皈依佛门,成为一名修行人。

    在外出化缘时,繁华的洛阳让游窗叠石大开眼界。洛阳的名园大庙,他如数家珍。更让游窗叠石惊喜的是,他发现自己在园林庭院的建造上竟然有过人的天赋。掇山叠石的技法,他一学就会。所以欣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游窗叠石。

    那一日,他第一次步入了空方丈的禅院,看到了枯山水庭院,呆立当场。了空方丈将禅宗思境融入庭院设计的修行法门,让他的脑海轰然作响,萦绕在耳畔的佛法要旨如莲花般盛开。那一刻,他找到了自己这一生的意义所在。

    ……

    山本野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宁静。他带来了北条藩主的密令,让游窗叠石尽快将藏经阁的《思益梵天所问经》、《贤劫经》、《大品般若经》、《杂譬喻经》等镇馆之宝窃诵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