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李氏集团跨了-《陈西峰商路笔记》


    第(1/3)页

    当企业无法进行债权融资来实现借新还旧,资金链就会断裂,只能靠引进战投、出让项目以及重组来寻求活路。

    如果没有国资相助,李氏集团可能被行业龙头低价重组,否则就极有可能进入清算程序。

    只是本地的房地产业务出色的国资房企并不多,根本无力进行收购。

    明天航空公司这样的优质资产早已卖掉,李氏集团所控股的银行,中小股东为了自身利益空前地团结起来,从而让李家凡在贷款方面寸步难行。

    接着,由于股票质押违约,李氏集团重要的融资伙伴,开始申请股份冻结,这个消息更加打击了市场本已脆弱的信心。

    随着陈西峰、秦子杰和唐增龙在股票市场毫不留情的打压,现在多米诺骨牌正在接连倒下,公开市场融资的大门对李氏集团已经紧闭。

    紧接着信用评级机构将李氏集团的长期主体信用评级、优先无抵押债券的长期债项评级,均下调至“d”。

    d级,在信用级别中,属于最低一级,往往意味着企业已无信用,濒临破产。

    这个消息更是让资本市场的耐心消磨怠尽,李氏集团的股价不断刷新下限。

    由于家族管理模式,在这个多事之秋、风雨飘摇的时期,李氏集团的多位高管先后选择离职,涉及总裁、首席财务官、副总裁、副董事长等。

    要知道,在集团顺风顺水的时期,这些高管也只是打工者身份,并没有获得巨额的回报;现在企业有难了,他们为了回避风险,当然会选择离开,不可能会选择共患难。

    李振海的身体已经被酒色掏空,根本无法回归全面管理,于是只能让李家凡开始集权管理。

    李氏集团迎来了以李家凡为核心的新班底,只是对于一家正陷入全面流动性危机的集团公司来说,并不是好消息。

    此时开始频频接受采访的李家凡强调,李氏集团的管理,要在保证权威性的前提下,去服务于业务,也就是说在合适的约束下,让员工放开手脚,去努力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由于前期的嚣张和特殊爱好,李家凡已经完全错失了挽救李氏集团的最好时机,现在就算权力高度集中,也是无能为力了。

    最终,李家凡故技重施,走上了一条违法犯罪、不可回头的融资之路。

    他对外推出一个理财项目,承诺年化收益率能够达到从20%到30%不等,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现在的人经历过太多的投资理财诈骗事件,凡遇到这类好事,人们第一反映就是会不会上当受骗,为此要是其他集团的理财产品,可能一分钱都吸引不到。

    不过,李氏集团不同,他们拥有几百亿的资产是众所周知的,在当地的公信力很高。

    虽然李氏集团已经是风雨飘摇、融资困难,但只限于圈内,普通老百姓并不是非常清楚,再说李氏集团毕竟还没有进行破产清算,还维持着最基本的运转。

    市民们听到有这样的好事,而且是李氏集团的理财产品,许多人都抵不住高息诱惑将钱投了进去。

    刚开始的时候,这种理财式的民间集资行为是悄悄进行的,相关部门很难发现,等到有人警觉时,这个集资行为已成一定的规模。

    在被相关部门紧急叫停的时候,李氏集团已经融资了近20亿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