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肉票造假风波-《大宋皇家发行商》
第(2/3)页
赵昕轻声咳嗽两声,道:“当算得上是政事,与儿臣发的肉票有关,民间而今已然有人发行伪票,骗害他人,为祸不小。”
“哦。朕早就知道有今天,之前便告诫于你。”赵祯显得语气颇为平淡,甚至还有几分幸灾乐祸的意思。
不就是私自铸币吗?这事他见得多了,有什么好说的,宋朝诸帝发行的铜钱,有哪一种没有被熔铸私造,这事也值得赵昕专门来见一面吗?直接让开封府拿人不就是了,真是小题大做。
赵昕大概明白赵祯的心意,道:“这肉票上面有儿臣的印玺,伪造之人连这也一起伪造,罪责实重,不可轻饶。”
“自古私铸钱币之人,皆搏命之徒,为利所趋,虽刀山火海亦不辞,这事便是朕不想轻饶,恐亦难断绝。”赵祯话说得很隐晦了,直白些就是趁早滚蛋,这事我自己还头疼着呢,还要我给你操心那腌臜事情。
赵昕悻悻离去,行了,赵祯这里是靠不上了,但是赵祯其实也没有说错,道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若不是有利可图,谁愿意造假币呢?
回到东宫之后,为了避免日后出现类似的问题,赵昕不得不对眼下粮票肉票分发的形式进行一定的改变。
归根到底,目前的粮票和肉票都算不上正经货币,而是仅仅在灾民聚集地流通的一种代币。
十家为什,五家为伍,将所有的灾民统计一个名单出来,哪一家换了粮食猪肉的,就在总名单上划上一笔,做到粮票肉票精确到户,倘若如此,便是伪造出来,也换不到物资,那就是一张废纸。
不过要实行这个办法,工程量有些庞大,赵昕召集太平院学子过来当帮手,近十万人(修河道和原先运煤的人回来了),花了五日才将这项任务结束。
由此,赵昕对物资的掌控,更上一层楼。对灾民的控制,也是如此,权力延伸到了最底层。哪一天赵昕要是心血来潮,过来看看这个也算是监督。
倒不是他本来想法便是如此,而是时事发展逼得赵昕作出这个选择。
尽管领取粮食和肉类比原先麻烦了一些,但是灾民们几乎绝大多数都是同意这个措施的,毕竟赵昕可是为了保障他们的利益。若是伪造的肉票将赵昕储备的肉给用完了,最后没肉吃的不还是他们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