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重装马甲-《大宋皇家发行商》


    第(2/3)页

    一群顽固不化的人,多费口舌。儒家是古非今的看法,真是为害不浅。

    而赵祯的态度则是很微妙,不赞扬赵昕,也不指责赵昕。因为北宋民族矛盾严重,如今夷夏之防再起,赵昕此法虽说是顺应民意,但多少与主流观点不同。不好深究。

    总而言之,羊毛衫想要在宋朝上层推广,任重而道远,一些地方甚至有人火烧羊毛衫,说这是蛮夷之服。因为推广羊毛衫这事,赵昕在士人清议中的风名差了一些。

    这做一件事,想要让所有人都满意,那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赵昕也放弃了,这些人爱议论就议论吧。说的声音太大被他听见,就不要怪他记小本本,日后自求多福吧,总而言之不要来朝廷烦我。

    九月的第一天,赵昕来到了武院,准备参观一场盛大的演练,演练如何靠步兵破骑兵。

    在建武院之初,赵昕就有这个想法,只是当时经费紧张,入不敷出,如今卖羊毛衫赚了不少,则是可以演练起来了。

    赵昕自民间购置了两百匹驽马,一匹二十贯。而后又令匠师以辽人重装马甲为原型,打造了二百具马甲。

    这马甲一具高达二百贯,加起来就是四万贯,简直是骇人听闻,但确实如此。高级兵种,真的是耗钱。

    除了马蹄之外,马匹全身几乎被全副武装了起来,是驽马的十倍价钱。事实上,真要是那种能够上阵的重装战马,一匹价格也往往是二百贯往上。人马俱重甲,在古代,那就是一辆坦克,横冲直撞,无往不利。

    这种高等级兵种,往往是作为决胜手被祭出,因为一旦冲锋开始,往往没有第二次冲锋的机会,如此沉重的负担,马匹坚持不了多久。不过,也很少有队伍能够让这种级别的战马二次冲锋。

    赵昕买的是驽马,托起这重甲之后,走起来都很困难,甚至有不少就直接哀鸣一声,倒地不起,口吐一连串的白沫,让赵昕颇为无语。

    马匹的品质,对于战争的影响,赵昕算是见识了。难怪赵祯整天念叨着没有马,真正配得上战马二字的马匹,还是太稀少了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