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人么,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和时间,一个人能打败其他的一切,可不能打败自己和时间。伍靖远的年纪也已经不小,得帕金森和脑中风的概率本来就很高,真的得上也不奇怪。 “是的,小子我初来乍到,开家川菜馆,先试试英伦这里的水深水浅。” “谨慎点好,你们年轻人就容易做事操之过急,易仔,你倒是很沉得住气。”伍靖远夸道。 “伍老爷子,您谬赞了,别人都说我暮气太重,欠缺年轻人的活力。”南易谦虚的说了一句后,问道:“伍老爷子,阿盛在忙什么呢,我过来了,他怎么都不出来?” “他啊,说是上次在你那里食材不多,没有发挥出他的厨艺,你今天登门,他要给你露一手,人在厨房里忙着呢,一会就会过来。” “是这样啊,他也太客气了。” 南易点点头,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等着伍靖远再开腔。 和南易所想的差不多,又有所偏离,伍靖远接着说的话题,没有太多试探的意味,先和南易说了一下伍家的辉煌史。 说起当年伍秉鉴有个伍浩官的商标,当年凭借这个商标伍家的生意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能够畅通无阻。 还提起“浩官”这个名字,在马克思的著作里出现;巴拿马运河和泛美铁路开通前,羙国对华贸易的中心波士顿,它还有一个别名,就叫浩官,这象征着财富和商业信用。 羙国第一艘下水的商船,亦起名叫浩官。 另外也和南易说了一下伍家没落的原因,比较高层次的原因。 说是当年的贸易格局在变,鹰国资本推动了印剫的近代糖业发展,使得欧洲对华囯糖的需求下降。 另外阿萨姆的茶叶种植也在崛起,茶叶不再是华囯专属,鹰国有了自己的茶叶来源基地,华囯对外贸易中,茶叶这个硬通货已经不再那么硬,价格也是一落千丈。 加上鴉片战争后,五口通商,沪海开始崛起,十三行的垄断地位丧失,在这样剧烈震荡和需要转变的时期,伍秉鉴又正好去世…… “先祖去世,其他对伍家虎视眈眈的势力就扑了上来,伍家内部又陷入了家主的争夺,内忧外患,伍家也就此没落。”伍靖远一口气长篇大论,让他的气息都有点紊乱,呷了口茶压了压,他才转好一点。 说辉煌史,南易明白伍靖远的用意,只是说伍家的衰落史,这又是为了什么? 南易估计伍靖远还有下文,他就等着洗耳恭听。 “伍家落寞了,不肖子孙也只能偏安一隅,老朽一直希望能再现伍氏荣光,为了这个希望,也一直在努力。只是可惜,老朽能力有限,也只能把伍家勉强维持成如今这幅光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