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谁在暗中帮忙-《太子别动》


    第(2/3)页

    “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朱厚照老老实实听完课,老老实实站着练打字,乖巧地好像换了一个人。

    程敏政感到奇怪,盯着朱厚照猛瞧。他在朝中没什么谈得来的朋友。刚上任詹事府,不用担心京察,绞尽脑汁想要新官上任三把火,并不知道昨日外界的传言。

    还是少詹事王鏊点破:“太子殿下挨了皇上的打。”

    “为何?”程敏政更奇怪了。太子大大小小闯了不少祸,没见过弘治帝下死手。

    “不知。”王鏊猜测道,“或许是与太子令人放出的囚牛宝钞有关。”

    弘治帝、朱厚照故意把海贸的事情透露给英国公。英国公为首的勋贵们看到其中的利益,几乎每个府上都参与了。因为武官常年被文官压制,勋贵喜欢和文官联姻搞好关系。但在这件事情上,勋贵们口风非常严,没有让文官听到一点风声。

    虽然太子与同龄人相比很出色。但太子从重金求痘疮方子,到彩票、囚牛商行、海贸等操作透露出一股老奸巨猾的味道。根本就不像一个孩子所为!经历过大风浪、阅英才无数的英国公,深深怀疑是弘治帝在背后指导。

    再仁厚的皇帝也是皇帝,英国公从没有小瞧过在能先皇后宫安然无恙活下来的弘治帝。

    英国公根本不信小小年纪的太子能想到海贸,还用撒泼的方式求弘治帝出手帮忙?丘濬生前提过废除海禁,弘治帝坚持祖制不同意废除。现在内承运库无银可用,清宁宫重建了一半。弘治帝肯定为了面子把太子推出来。

    英国公把他的猜测一说,五军都督府的勋贵们瞬间认可。反正他们都被坑了,被弘治帝坑总比被孩子坑好听。

    惠安伯举一反三。怀疑弘治帝坚持要京察从严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想牵制住文官的精力、让海贸顺利进行。于是勋贵们有样学样,把囚牛宝钞当一部分俸禄发放的消息透出去。给本就忙得分身乏术的言官们,再找点事情做。

    流言本就越传越邪乎。一个传一个,每个人都会添加自己的理解。传到最后,成了囚牛宝钞会成为新的流通货币,只在官员、吏目、宫人之间小部分流转。并且能从囚牛商行直接换成银子。

    “不可能!如果真这样,囚牛商行得倒贴多少银子进去!”程敏政根本不相信。

    程敏政曾专门对比过交子和大明宝钞。交子有金银实物担保,而宝钞没有。宝钞提举司滥发宝钞又不收回,造成了宝钞的贬值。囚牛商行倒是会回收发出去的宝钞,但没有金银担保,早晚贬值。官员们拿到囚牛宝钞,肯定会全换成货物。到时候所有的亏损都在囚牛商行。

    太子看样子也不像傻孩子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