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六章 领军前往-《盖世唐皇》
第(3/3)页
除此之外,三人也为李渊的前途而欣喜,
行台制度,初见于魏晋,为将帅出征时,随其所驻之地设立的代表中央的临时政务机构。在北朝后期,在被称为尚书大行台,设置官属无异于中央,自成行政系统。
这原本是为大规模战争而筹备的机构,能够让主帅能够有效的统辖地方,为战争服务。
可在齐魏之后,已很少有统辖两到三个州的大行台出现,通常只是统辖数州的小行台,负责督运粮草等事务,一般都是在一条主干道所在及附近的郡,因此被称“某某道行台”,或者“某某镇行台”。
行台尚书在地方权柄极大,不但能自建幕府,更可节度地方军名。只有天子最信任的亲近大臣,才能够担任这种职司。
而怀远镇,位置就在辽河西岸,与辽东城隔河相对。可以说是征辽大军最重要的后方,已经云集了朝廷大量的军械与粮草。
李渊能够被委以此等重任,天子的这份信任,无疑是加倍的厚重。
如果这次辽东大胜,李渊说不定就可一举跻入柱国将军之林。
“侄儿恭喜叔父!”
李孝恭在欣喜之后,却又发现李渊的神色,略有些怪异,欣喜之余,又含纠结。他不禁一阵错愕,随后若有所思的问道:“敢问叔父,是哪位大臣举荐?”
“是纳言苏威!”
李渊一声苦笑:“我现在,却有些搞不懂他的用意了。也不知道,到底该不该接下这一职司——”
李世民也愣了愣神,万分不解:“父亲之所以迟疑,可是担心这一职司,有着陷阱?”
“非也!”
李渊摇了摇头:“苏威举荐我的缘由,其实已经查明,是齐王府那边出了力气。”
在场等人,瞬间就明白了缘由。也知道了李渊,为何要把他们几个子侄叫来商议,而不是与府中供奉的几位谋士相商。
“这位齐王,打的倒是好算盘。怀远镇那边的事务繁重之至,父亲如果真的接下此职,只怕都等不及过年,就要前往涿郡。他这是想要支开父亲,让你无暇他顾。”
李建成一声冷笑,而随后他的目光,却又向李世民扫了过去。
唐国府与齐王府之间的争斗,是因李世民而始。后者也是他们几个兄弟中,与李玄霸交情最好的。
而李渊一旦执掌了怀远镇行台,一来确是事务繁忙,无瑕分心;二来也没法再对齐王府穷追猛打。
所以李渊在答应之前,不能不问李世民的意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