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华国式饭局-《重燃2001》


    第(2/3)页

    吴楚之顺着位置就轮着管式方了。

    管式方端着酒杯站了起来,“恭喜了啊,小吴,你这次并购兴天下,这局可做的真漂亮。

    当初你还没上大学的时候,你雄伯伯就和我说起你了。我当时还说,小孩子家家,不好好念书,折腾啥啊?

    那时,我呐是真不看好你,总觉得你会栽一个跟头。

    嘿!还真没想到,你还真就这么起来了。”

    吴楚之听明白了,这老头看样子,是想拿捏自己一把。

    吴楚之一拍大腿,“嗐!您千万别这么说,我也就是瞎折腾!果核科技这种公司,以后的发展,这事儿啊源头可在您呐。

    要不是您当年高瞻远瞩,早早地推进了计算机这类的电子产品认证体系,我这次可真就是栽大跟头了。

    您看,要不是您呐,我现在哪有这好事儿啊,是不是?”

    管式方哈哈大笑起来,“我呀,就是那个什么,那话怎么说来着……哦!借腹生子!我这是借了工信部的肚子。

    现在你们这些科技型企业生出来了,养的好好的,我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嘿!这老头儿这话的意思就是,“还想让我管着,就看你小子够不够意思!给了你这么多便利,把你养的好好的,咋,现在有出息了,工信部、商务部都叫上了是吧?”

    吴楚之闻言赶紧表态,压低了声音,“以后好多大事儿啊,还得仰仗管伯伯您呐!谁不知道管伯伯您的能量大呢。

    我们这行当,要实现自主可控,终究还是得靠您这样的科技界的老前辈们支持。”

    嗯嗯……您的意思我明白,以后还得靠您,谁是爹妈谁是亲戚我门清儿。

    管老板乐了,这小子,真适合到体制内来。

    他举了举酒杯,同样压低了声音,“算你小子懂事!麻溜的,赶紧把你那硬件研究院支愣起来,争取明年九月前出点成果。”

    吴楚之心领神会,赶紧表态一定一定。

    明年九月,就是核高基新计划的确定。

    两人饮尽了杯中酒,吴楚之赶紧用手里小酒盅给管式方满上,“您坐!您坐!

    管伯伯,我不是说您,都说了我干了,您随意,您这是不够意思了。”

    管式方哈哈大笑起来,手指点了点他,朝着旁边的商务部周老板说着,

    “老周,饭局前我说什么来着?这小子就是个属猴子的!不过人倒是真机灵!有脑子,有胆识,以后海外那边你多盯着点。

    小子,你可得和你周伯伯多喝两杯。”

    周朴跟着笑了起来,“老管,哪有你这样做长辈的?小吴,别别听他瞎咧咧。”

    吴楚之把自己的酒杯满上,又喝了一杯,朝着管式方亮了亮杯底,“管伯伯,多吃点菜!”

    而后他走到周朴的身边,“周伯伯,这次果核科技,海外的事儿可真就得仰仗您老了。”

    说罢,他先连饮了两杯,第三杯斟满后才和周朴的杯子碰了碰。

    周朴满意的笑着,举着杯子,“海外这事儿,你这只孙猴子放心的去大闹天宫,天塌不下的,就算天塌下来,自有个子高的顶上。

    你呐,也别总说是你果核科技的事,都是国家的事。需要我们做什么,你提前吱一声就行。”

    吴楚之赶紧谢过,一杯而尽。

    这样的保证要从部委老板的口里说出来,实在是太难得了。

    “请周伯伯放心,小子我就是舍得这一身剐,也要把技术给拿回来。”

    周朴哈哈大笑起来,“那可不行!个人安全还是要注意的,不然你那老师,可得把我给剐了!”

    说罢他朝着吴楚之挤了挤眼睛,“我和你老师,可是发小!他早就给我打了招呼了。”

    吴楚之恍然大悟,未来的老丈人,确实对自己够支持的。

    转过来便是教育部的马显一,“马伯伯,我老师托我向您问好!”

    这位马老板,可是萧亚军的上司。

    马显一微微一笑,“别客气了,都是自家人,你老师的父亲,是我的老师。”

    吴楚之大囧,赶紧叫了一声师伯。

    萧家平时不显山不显水的,可真要到比实力的时候,这能量可就大了去了。

    “你提的集成电路升级为一级学科,这个建议非常的好!小吴,这方面你还有什么建议吗?”

    吴楚之也不客气,毕竟这是关系未来的电子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计,

    “师伯,在集成电路成为一级学科后,未来我们还需要大力改善人才培养工程的实践条件。

    集聚多方资源,构建集成电路产学研融合协同育人实践基地,以满足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的需求。

    这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校企之间的融合与长期合作,还将大大缩短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周期,为集成电路产业快速输送更全面的人才。”

    马显一听的很是认真,“这个提法倒是很新鲜,继续说下去。”

    吴楚之和他碰了碰酒杯,“除了人才紧缺这一难题,科研和生产之间的脱节也是如今集成电路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面临的首要难题。

    由于科研与生产脱节,许多技术在实验室取得研发成果后就终止,不进一步走向市场,这就导致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长此以往,学校科研方向和企业的科研方向就会偏离的越来越远,‘产学研’的根本底层逻辑就会被破坏掉。

    由此可见,人才培养很难在某一领域通过“单打独斗”来完成,产教融合、多方协作是如今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主要发展趋势。

    在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产教融合是必然的趋势,需要各方一起努力推进才可实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