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六章 风调雨顺-《穿越后我凭种田脱单》
第(2/3)页
族田收的玉米粒,一半用广西买的种子,亩产有二百三十六斤,另一半亩产二百二十斤。
具此推算,明年若是在中田上田种春玉米,产量定然不会低的。
前提是,明年的天时不能比今年差,可这个谁也保证不了。
只希望,来年风也调雨也顺。
林修尧仔细看完手中的记录,又传给一起来的高师爷看。
“你倒是分配的正好,两种种子都分别种了十六亩。正好能够一对一对比。”林修尧从门囗墙下拿下一串编着辫挂起的玉米棒子,
道:“这些挂着的,是春玉米还是夏玉米?有没有将这些重量算进去?”
陪着一起的沈大伯道:“老宅挂着的是春玉米,这里是夏玉米。
全部都称重后,又估减去多余的重量,和脱粒的加一起了。”
他指着好几处挂在日头下的玉米棒子道:“这些个我们都是按挑麦种的方法,筛选出的最大粒儿。
到时候,可以专门有一两亩种它们。”
林修尧翻转着手里的玉米棒子,“沈大伯,这些能否卖给我几串?
今年,我家庄子种的玉米,也会送些过来。
我想放在一起对比一下。”这也是林修尧没有将沈家种的玉米,上禀的原因之一。
他在等,福建老家那边的产量和实物送来。
确定这玉米可以适应不同地域,产量优于大豆后,他才可以上表奏请推广。
“什么买不买的,县尊尽管拿几串走。”又不是几十上百斤,沈大伯哪里会收他的钱。
林修尧也不客气,当下就取了几串给扬帆拿着。
他在新宅子四处转悠,见每个院的房间,都配了家什,心道沈大伯真是个能干的。
然后又问道:“过几天,是不是该收红薯了?”
沈大伯摇头:“还欠一点儿火侯儿,再长长。”
沈笑也是道:“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
县尊,晚几天收夏红薯,斤两也会多些。”
林修尧一乐,“还说这说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