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甜枣-《明末草头王》


    第(3/3)页

    甚至是混一个新朝的从龙之功!

    但是,刘易就是不开科举,他们就更加难受了!

    现在刘易为他们当官开了一条小缝,虽然只是一条,但也足够让他们为之激动了!

    这说明,刘易还是需要读书人来为他治理地方。

    他们还是有指望能当官的!

    就算是昭武军暂时不开科举选官,那也是迟早的事情。

    刘易见此,知道大同新政的事情应该是没问题了,这些大同士绅为了搏得自己的欢心,绝对会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的。

    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自己高兴了,他们的子弟才能做官……

    说实话,对于选官的事情,刘易也是十分重视的。

    因为昭武军现在真的很缺官员!

    虽然昭武军自己也在培养读书人,培养办事吏员,但明显不够用。

    但是,刘易暂时还真没有开科举的想法。

    因为他想要的科举,绝对不是考四书五经八股文章的科举。

    就算是开科举,也是要先将科举大刀阔斧的改革,改完之后再说。

    不可否认,科举绝对是目前为止这个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的官员选拔机制,没有之一!

    在这个世界上其他国家,还在搞贵族世袭的那一套的时候,中国的科举制绝对是一枝独秀。

    毕竟如果贵族世袭的话,官位是可以遗传的,整个国家当官的永远都是那一批人以及他们的后人。

    下面看不到上升的希望,中国人可不是欧美那群,在上帝的调教下,变的只会忍耐的农奴们。

    中国人是会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然后把天给捅个窟窿,把九天云端上的人掀翻,踩进泥土里的。

    但科举选官的话,虽然官员子弟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但学识是不可以遗传的。

    如此一来,下面人也能有上升的空间!

    这样一来就避免了阶层垄断,让下面的人有了上升阶梯,很大程度上的缓解了社会矛盾。

    科举,说白了就是考试选官,这样的机制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