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阻击渡江!-《明末草头王》


    第(1/3)页

    五万大军,这个数字绝对不能算少。

    更别说其中最起码有三成,是满洲本族大兵。

    豪格不认为在辽西被打残的辽东军,能够挡得住这五万清军的征讨。

    调动兵马,征调民夫,调配辎重粮饷,都需要时间。

    清军毕竟不是纯游牧民族的军队,不可能赶着牛羊去打仗,清军中还是有为数不少的步兵。

    还有攻城用的火炮,以及模仿汉军组建城的火枪手。

    对清军来说,保证自己的后勤粮道,还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情。

    这些工作忙完,已经到了四月底快五月的时候,时间已经过了立夏。

    哪怕是在苦寒的辽东,这个时候,也已经是春暖花开了。

    鸭绿江江流滚滚,五万清军在北岸列阵,伐木造船,准备搭建浮桥渡江。

    江对岸,人影绰绰。

    灌木间,树林中,一道道人影闪烁。

    那是辽东军的安排在江边的探子,专门盯着北岸清军的动向。

    随着清军抵达北岸,辽东军的探子将消息飞速向后传播。

    “建奴杀来了!”

    “清军渡江,清军要渡江了!”

    “备战,备战!”

    “……”

    整个北朝鲜,到处响起了类似的呼喝声。

    随着消息抵达,于朝鲜边境各处要塞驻扎的辽东军,开始汇聚,准备阻击正在渡江的清军。

    马蹄阵阵,三千关宁铁骑集结完毕。

    再往后是辽东军的步兵主力。

    清军正在渡江,渡江的先头部队队形散乱,正是半渡而击的好时候。

    吴三桂带着关宁铁骑,向着鸭绿江边杀去。

    而在他身后,是祖宽率领着的万余辽东军步卒。

    还有更多的辽东军在大军后面,等着接应他们撤退,退往铁山安州一带的防线,然后凭借铁山安州的防线进行防守,将清军挡在朝鲜北部。

    对辽东军来说,清军最具有威胁的,便是他们的骑兵集团了。

    朝鲜北部的地形不适合骑兵作战,明朝万历援朝之战时,辽东军就已经用自己的鲜血证实了这一点。

    辽东军是准备接北朝鲜的地利,来抵挡清军大举南下的。

    鸭绿江对岸的清军有五万,辽东军不一定能挡得住清军过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