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我们才是皇帝的贴心小宝贝!-《明末草头王》


    第(1/3)页

    正是由于有这些和江南本地人不对付的北人官员在,大汉才能毫无阻碍的统御整个富庶的江南。

    牛痘的事情掀起了轩然大波,然后便是皇帝削减皇室用度,捐内帑银百万两用于推广牛痘接种。

    延平郡王郑芝龙带头捐纳白银八十万两,朝廷百官蜂拥捐纳……

    不管事情究竟是怎么样的,反正报纸报道出来的,都是正能量的内容。

    大汉朝廷上下一心,皇帝心怀社稷,臣子们大公无私公忠体国。

    然后便是民间商贾士绅的蜂拥捐纳了!

    两淮商帮一共捐了百万两上下,江南商帮就要盖过两淮商帮一头,捐一百五十万两。

    刚刚被汉军占据的广州城的广州商帮见此,为了表忠心,也是为了买平安。

    公开表示,我们岭南人可比你们江南和两淮大方多了,捐两百万两!

    晋商们见此,觉得不行,大汉是自山西起家的,我们才是皇帝的贴心小宝贝,大手一挥,二百五十万两捐出去了。

    两淮商人们一看,这不行啊,算下来就数自己捐的最少,不会被皇帝记恨吧?!

    捐的多被记住是好事,但捐的少被记住可就……

    他们感觉悬,为了保险起见,又开始追加捐纳。

    商人们争相表忠心,没多长时间,千万两白银便凑齐了。

    甚至还多出来了不少!

    刘易笑的嘴都合不拢了,看的出来,大汉朝廷的权威还是很重的。

    如果让崇祯皇帝来向天下士绅商贾劝捐,呵呵,如果他能收到十万两银子都算是商人们给他这个皇帝面子了!

    说不得还要背一个与民争利的名声!

    刘易对天下士绅商贾进行劝捐,有的报纸上便开始批判刘易与民争利……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那加报纸连带主编到背后金主,全部都到北边支援边疆建设,简称吃沙子去了。

    吓的东林报,岳麓报等代表江南士林的报纸连夜改版!

    原本批判刘易与民争利的内容,变成了一片歌功颂德,称赞皇帝大公无私,为了天下百姓削减皇室用度,挪用内帑银用于惠民,实乃千古不出之圣君!

    看的出来,他们的求生欲很强!

    刘易亲手书写了好些个匾额,赏赐给了在此次捐纳中,出钱超过二十万两的那些商贾士绅,以示鼓励。

    郑芝龙得了一个“国之干臣”的匾额,上面还盖着皇帝的大印。

    一家捐银七十万的徽商得了一个“良绅义商”的匾额,他是除了郑芝龙这个狗大户之外,捐的最多的一个。

    一家捐银六十五万两的浙商,得了一个“心怀公益”的匾额。

    叶向高代表东林书院,向捐了五十万两,得了一块“士林翘楚”的匾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