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识相的杜家!-《明末草头王》
第(2/3)页
广义上的热兰遮城包括码头区,狭义上的热兰遮城,只是城墙的主体建筑。
按照计划,现在的码头区才是将来用于定居和贸易的城市,而热兰遮城本体建筑,将会被当做一个纯粹的军事要塞。
其只能只剩下驻扎重兵以守卫大员岛的安全!
现在的大员湾码头,地面全部都是用水泥铺地,十分的平整。
一间间商铺,酒肆,赌/场,女支院等建筑鳞次栉比。
在进行大员码头修建时,码头上的建筑分布都被刻意划分过片区。
商贸区,休闲区,船舶停靠区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
在大汉本土城市中实行的城市治安卫生管理条例,也全部照搬到了大员码头。
现在的整个大员码头非常的繁华,来往商贾不绝。
毕竟大汉已经开海,大汉的商人不管是去倭国,还是去南洋做生意,大员岛都是绕不开的。
但是,虽然人多繁华,但在城市治安卫生管理条例的约束下,整个大员湾马头,十分的干净整洁。
街道上见不到一点的垃圾,行人穿着体面,气味还还是清新,整座大员湾码头,到处都充满了秩序。
或许刚开始会让人感到不适应,感到约束,但正是因为有秩序存在,大员湾才能如此的繁华和干净。
丁三深吸一口气,身体下蹲将一个麻布包抗在了肩膀上,向着码头的方向走去。
他家里很穷,如果不是穷,也不至于这个时候便移民大员岛。
大汉在拿下大员岛的第一时间,便开始在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招募移民。
每个移民只要移居大员岛,人均分田五亩,还有房屋,农具,种子若干。
丁三是第一批移民的那群人中的一个。
他家里有六七口人,但田却没有多少,平时只能靠给人打短工,做苦力来养家糊口。
在看到朝廷给出的,只要移民大员岛,就分田分种子农具的条件,他心动了。
觉得反正大员岛距离福建老家也不远,将来也不是不能落叶归根,所以,移民就移民吧。
其实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如果再不移民,他们家就要卖儿卖女了才能活了。
报名了移民,没多长时间,一家人便坐上了郑王爷家的商船,抵达了大员岛。
朝廷说话算数,按着人头,将田分给了他们,种子农具也都发了下来。
可现在却不是农时,为了养家糊口,丁三便到码头扛起了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