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年味-《重返1994》


    第(2/3)页

    记得那个时候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家里也破破烂烂的。

    不过父母一向爱干净,即便再破旧,也要把屋子收拾的整洁干净,让所有来杨建光家做客拜年的人都竖起大拇指。

    一边收拾,杨建光也一边在内心打定主意,等过完年回到新永县城的时候,他就让孙诚以超市的名义,给店长发福利,让陈芳夫妻跑去医院做个全面体检。

    前世家里条件差,遇见了病也只能是慢慢熬。

    现在有了经济条件,杨建光也在想方设法的让父母平安健康。

    几个人忙碌了一个上午,吃完饭后,陈芳又马不停蹄的烧起了浆糊。

    这种浆糊其实就是用大米做的,煮得比粥还要粘稠,只有这种东西,才能在土砖混合的墙粘住对联。

    等到陈芳把浆糊准备好之后,父子俩也乐呵呵的拿着对联贴起来。

    说起来还是在乡下比较好。

    这对联一贴,年味就来了。

    要是在城市里住那种鸽子笼,顶破天也只能在门口贴两封对联,还不能太大,不然的话放不下。

    可要是在乡下,除了大门要贴,院子门要贴,后门要贴,什么猪圈、鸡圈、厕所厨房五花八门的都要贴上合适的对联,到处都能看到过年的元素。

    三下五除二的将对联贴好之后,那就要开始准备这一顿年夜饭了。

    年夜饭的名字虽然带个夜字,可是在杨村乃至新永县的众多人们,这一顿饭的时间其实是放在下午。

    原因就是以前的时候,农村大部分家庭没有电,点不起灯,只能是在下午天亮的时候吃这一顿弥足珍贵的年夜饭,现在虽然有电了,可这个习惯,还是在杨村一代又一代的传了下去。

    除此之外,除夕还有很多习俗,例如吃饭之前,要点香端饭去敬灶神,敬土地司命等等一些神明;同时在年夜饭前,晚上睡觉前,不管家庭条件好不好,都得买上一封爆竹来打……

    可以说,正是那么多大大小小的习俗,让人们格外感觉到过年与普通认识的不一样。

    正是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硝烟味,不绝于耳的爆竹烟花声,才有那种让人念念不舍的年味。

    这一回过年,在杨建光的执意要求之下,同时也是的确家庭条件变得更好了,父母买了不少好菜去做这一顿年夜饭。

    不多会,满满一大桌子菜便已经端到了杨建光的面前。

    看着香气扑鼻的美食,杨建光都差点忍不住就要动筷子。

    还是杨大志一把拦住了他,“这孩子,猴急什么呢?

    还没有打爆竹就要吃饭。”

    “走,跟我一块儿打爆竹去。”

    杨建光这才如梦初醒的跟着父亲一块走到了院子里,院子门已经敞开。

    这是家乡的习俗,一旦打了爆竹之后,一直到明天,院子都不准关门,以免挡了大年初一财气进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