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于是几个大佬商量了一下,“就抽取江南,淮南,河南三道的赋税吧。” 最后表章送到李世民的案桌上,李世民看了一下,总算良心发现,拿起红笔画了一个圈圈。 就圈了一个江南道。 意思就是只抽取这一道的赋税就好,不用三道。 对外的说法是,“太皇节俭,一道足矣!” 然后普天同庆,人民群众纷纷高呼,“陛下圣明,太皇圣明!” 江南道群众:老子顶你们个肺啊! 。。。。。。 河北。 李牧自从来离开了长安城以后,整个人都轻松了,终于又可以使劲的浪了,好开心,好刺激。 至于长安那边发生的事,他并不知情,因为他现在正忙着给基地布置排水渠呢。 基地排水渠按照李牧的意思,先挖壕沟,倒梯形的那种,然后用人力夯实施工面。 再开槽放置管道,管道是陶制的,很笨重,但没办法,目前也没有更先进的方式。 但没关系,这玩意还是很实用的,就是有点麻烦。 毕竟这么笨重的管道,人力是很难施工的。 你看那管壁辣么厚,长度辣么长。 对普通人来说,搬这玩意一点都不亚于当年在长城搬石头。 但这个时代又没有蓝翔技校,很多工作都难以展开。 好在李牧手头还有滑轮这玩意儿,再加上龙门,施工难度减小了一些。 但还是不轻松,仍然需要很多人力来填。 所以,他现在很缺人手。 此时此刻,他无比怀念李思摩。 这是一位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一位被打仗埋没了的hr。 至于李牧为什么非要费那么大的力气搞这些玩意儿。 主要是大唐这会的炼铁,都是露天的,很是制约质量和产量。 室内炼钢才是大势所趋,所以需要布置一些基础设施。 而这还只是刚开始,后续还有很多工作,光是一个高炉实验,估计就要让他蛋疼很久。 但再怎么蛋疼,也得一步一步慢慢来啊。 可是这一切的前提,还是财力和人力。 财力他有,毕竟他到处捞钱,不就是为了关键的时候用来搞研发的吗。 但这个人力,他就有些无能无力了,一时之间有些找不到头绪。 之前那批契丹老哥,虽然被忽悠过来打黑工,但还远远不够,他需要更多的劳力。 直到有一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