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油茶-《农门辣妻喜事多》


    第(3/3)页

    做父子的收入并不高,一个月三两银子,对现在的赵凤来说,早就不值得一提了,但她依旧特别认真,每堂课都会提前备课做笔记。

    对这份工作她很珍惜,也是因为真的喜欢。

    学生们也很喜欢她,大家相处得也日渐融洽。

    明儿要带学生们去庄子上务农,体验民生。

    学堂孩子都金贵,都是官家子弟,不能去不好的地方,干脆带他们去自己的农庄,去干活,看看真正的穷苦百姓到底是什么样的。

    到了地方带他们进去参观,房舍也提前准备好了。

    “好了,这里就是我的陪嫁庄子了,那边有个小作坊,很多干活的人都是英烈的家眷,有的还是孩子就没有了父亲。

    还有一些是附近穷苦的百姓来赚一点钱养家糊口的,明儿大家可以一起去务农,或者去参观种菜。”

    特意带他们来最苦的一个庄子,买了并没有多久,主要是为了干作坊用的,另外就是种菜。

    盖了一排房子做了一些改造,专门安排人种菜,冬日里菜是很贵的,拿出去卖能赚一分钱,也能给这些干活的百姓们多分一点。

    她和种菜的杂役签订合同,有人专门负责种,有人负责看护,有人负责拿去卖,赚的钱每个人都有分成,赚得多拿得多。

    大家积极性都很高,一冬天都在干,真卖了不少钱呢。

    作坊也开始卖钱了,东西做得很精美,李晖等宗室儿郎给帮忙找销路,干得是有声有色。

    这些事她也没有瞒着学生们,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学生们听,这些作坊除了赚钱的目的外,还可以安顿好多穷苦百姓和妇女过来干活,让他们赚一份钱养家糊口。

    赚来的钱能继续持续下去,这样就源源不断形成一个产业。

    还可以干其他的产业,安排更多的人,而穷苦人家来做工,机会不易,都很珍惜这份收入,干得也卖力,不出幺蛾子。

    学生们认真点头,大学堂很多都是寒门子弟,对此感受更深。

    “我家就是寒门的,我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给别人做工了,我们家没有土地也买不起,就靠父母给人做工赚点钱,就是这份钱供我读书……”

    说到最后男同窗眼圈都红了。

    “是啊,百姓没有土地的,养家十分艰辛,比你们想的更苦一些,能有一份持续的收入拿回家,就很不错了。”

    “夫子,我们明白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