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卢绛投军-《穿越南唐:我是李仲宣争霸天下》


    第(1/3)页

    李仲宣忽然道:“以卢兄所见,怎样才能阻止宋军的进犯呢?”

    卢绛却叹了口气道:“国之大事,忘战必危,蜀主孟昶登基初期,诛权臣,励精图治,倒还有所作为。但一旦大权在手,逐渐懈怠,开始享乐起来,整天沉湎于酒色歌舞,诗词文章,全然忘了旁边宋朝正虎视眈眈,随时择机而食。如今,朝政腐败,积重难返。若真能此时幡然醒悟,当今之计,不吝金钱,招募民间勇士,扩建军队。增调兵马于北线战场,坚壁清野,步步设防,逐步消耗宋军战斗力,疲劳宋军。如兴州,西县,利州一旦坚守不住,退往剑门关,须加强嘉陵江沿岸防守,以免敌军绕过剑门关,从后面迂回偷袭。只要在剑门关阻止宋军,时间一长,宋军无机可乘,只能无功而返;而东线战场,作为偏师,本来就是为了牵制蜀国兵力,战线漫长,更难有所作为。只要守好沿岸据点,防止宋军弃舟登陆作战,一旦北线失利,东线自然不溃自退。”

    李仲宣心里暗自称赞,好一个卢晋卿,真不愧是南唐最后的勇将。

    卢绛接着又道:“其实,这次宋朝对蜀国用兵,对我南唐而言,却是一个大好机会。”

    众位学子精神振奋,七嘴八舌地问:“什么机会?"“说来听听?”

    卢绛吞了口唾液,道;“淮南诸州新归宋朝不久,人心未稳。目前戌兵空虚。且宋朝接连用兵,师旅疲敝。正好趁此机会,派遣大将,从寿州,润州,两路进兵,收复旧境。”

    书生们都为卢绛这个大胆建议震憾。半晌,韩垂,刘式,李寅,何昼等人连说不可。其中李寅道:“此事风险太大了,宋朝对我朝正愁师出无名,这一下惹恼了宋朝,两国战端一起,我朝怎敌宋国虎狼之师,到时候,生灵涂炭,丧师失地,岂不自取其辱。”

    李中也道:“现在我朝尽量争取和平,不予人口实为好,等待时机成熟,再从长计议。”

    李仲宣知道卢绛这个计划跟林仁肇不谋而合,真是英难所见略同。而且,卢绛目前提出的时机更好,可惜,他也明白,南唐是不会有人支持这种行动的。自己也只能慢慢等待,等待成长起来,一步步手握权柄,才能让这些忠良将士的苦心谋划不会白费。

    众人又议论了一阵时事局势,眼见时辰不早,于是,各自散去。

    临走时,李仲宣对卢绛道:“实不相瞒,我乃南唐二皇子李仲宣,今日听卢兄高谈阔论,对国家的赤胆忠心,对时事的真知灼见,实让我感动佩服。既然卢兄如此人才,又有报国之心,现在,我给你修书一封,举荐你去找他,绝对可以让你一展抱负。”

    卢绛一听,又惊又喜,当即行礼,道:“小民不识殿下,还望恕罪。如能得殿下引荐,卢某一定不负殿下重望。”

    李仲宣当然知道卢绛的为人,自然不遗余力地招揽。张乐从店里取来纸笔,李仲宣斟酌片刻,写道:

    陈大人尊鉴:

    予游江州时,偶识一智勇伟岸之奇士,此人姓卢,名绛,字晋卿,卢肇之后。晋卿为人,廓然有大志,好纵横兵家言,喜论现世利病,时人不能识其才,晋卿亦不屈己求合,角抵射猎,酣醉于山林,尽显豪放不羁之本色。惟此性情之人,不藏奸,不畏死,乃忠勇之士,可堪大用。

    予与晋卿兄,一见如故,知大人惜才如命,为国家求贤若渴,未闻有沧海遗珠之憾。今特荐此书,望大人侧目纳之。。

    敬请教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