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针灸&理疗-《重活不是重生》
第(2/3)页
“太累了。那些患者在大医院看病花费动不动就是以千元、万元计算,但在家父的诊所,只要二三十元就给他们治好了。呵呵,经常有因为钱财殆尽无力治疗转到他那里去的病人;也有在正规医院治疗后,因为留下了后遗症前来求医的病人。当然了,还有免费应诊的孤寡老人,家父常常做这些事。
在家父的诊所里,没有所谓的收费室,医生和出纳都是我们父子俩。简单的针灸、推拿或复诊价格都在10元到20元左右,收费很便宜。即便是治疗重病、怪病,他老人家的收费也有很大的弹性,有时候,不仅分文不收还要倒贴车票钱”。说起自己的父亲,甘教授使用的永远是尊称,只是酒后说话逻辑性不是太强,稍显凌乱。
“……有时候,看他老人家艰苦的样子,就劝他老人家休息几天,可是,家父说:‘其实我也很累。但是没办法,寻上门要求免费或是低价求诊的病人太多。对于这样的病人,我摆脱他们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赶紧治好他!将他送走。’”
“这才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中医!真正的中医一般都有这样的传统,受道教的思想很深,悬壶济世——行医就是行名。民间的中医靠口口相传,也就是老百姓的口碑来确立自己在行业里的位置。所以除了一流的医术,还要尽可能多行善事。这才是传统的医道啊!”
祁景焘敬佩不已,遥敬老甘医生一杯,继续问道:“甘教授,令尊大人收过多少徒弟?”
“在我跟随家父学习针灸那些年里,家父前后收了40多个正式徒弟。只要有人愿意跟他学习,他就认真的教。但真正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下来,学有所成的很少。能够像家父一样开个小诊所,给人治病的更是只有一位师兄最终办到。”
祁景焘不禁奇怪地问道:“为什么会这样,以令尊的医术,还教不出好的针灸学生来,针灸有那么难于学成?”
“针灸没那么难学,主要是不能拿到国家承认的医师资格,没有前途,所以许多师兄弟往往半途而废。我和其他十多位家父认为可以出师的针灸师,除了我,也只有那位开起小诊所的师兄有稳定的工作。那位师兄还是因为后来参军了,在部队上先当卫生员,后来再参加过医疗正规培训,取得执业医生资执,才有机会开起一家小诊所的。”甘教授说到这些,显的愤愤不平。
“其他十几位出师的人呢?”祁景焘的心中不由一痛,追问道。
“只有一位师兄在满师后开个推拿所。其余的大多数是从事一些保健按摩之类的工作,我却是因为考上医科大学,取得大学文凭,才有机会在医学领域混口饭吃。”甘教授自嘲的说着。
“民间中医,非得要参加正规考试才能取得行医资格吗?”祁景焘问道。
“那是当然了。可是,对我们从事针灸的人来说,我们学习那些年,连个考试的地方都找不到,国家根本就没有专业的针灸师资格考核。”
“现在有没有?这么大的行业怎么能没有资格考试呢?”祁景焘急了,他学会中医,莫非还要到医学院进修五年,再实习三年,再去考执业医师资格证?
“呵呵,现在是有了,不过针灸师不等于是医师。可笑的是,还是先有国际针灸师认证考试,后才有我国的针灸师认证考试。外国懂得针灸吗?合不合格还得由他们说了算,这都成什么样子了?你也知道,针灸非常强调实践性,而针灸专业具有很大的技术风险。”甘教授无奈的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