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锦衣卫撤兵,新兵的情况-《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第(2/3)页

    可是要说陶商是一个心思阴沉的枭雄,可是这个家伙就算是吕布这样的人,都是在正面战场之上,直接斗杀的,而不是去选择围攻吕布,而且这个陶商的身上,永远都是带着年轻人那种不知天高地厚的朝气,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来是一个心思阴沉的枭雄。

    不仅仅是袁绍自己一个人,这天下的诸多势力,哪一个不是都在调查这陶商?可是哪一个势力真正的了解了陶商这个家伙?

    放任了锦衣卫的离开以后,袁绍并没有任何的放松警惕,而起对于自己麾下的那些官员们,更加仔细的排查了起来。

    袁绍可不相信陶商会让所有的锦衣卫人马从他的麾下全都给退出去,要知道,就算是在锦衣卫的大本营这样的地方,袁绍都是派遣了很多的人马去为他打探消息,虽然这些人的死亡几率异常的大就是了。

    果不其然,在袁绍这样近乎是掘地三尺的搜查之下,还真的是找到了好几个隐藏在他麾下的暗子,不过,却没有任何一个是陶商麾下的锦衣卫,而且曹操和其他势力的人马。

    虽然如今曹操已经弃城而逃,不知去向了,而他当年打入到袁绍麾下的暗子,如今已经占据着高位了,可是这个家伙,依旧是对于曹操忠心耿耿,丝毫没有任何要臣服于袁绍的意思。

    陶商再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不由得也是暗暗庆幸不已,根据他跟张良的“木牛流马”计划,继续隐藏在袁绍麾下的那些人马,短时间之内根本就不会跟他们有任何的联系,而且,之前跟他们有联系的所有证据,也是早就已经全部销毁了,这才让袁绍的这一次对于陶商麾下锦衣卫的针对计划,无功而返。

    而因为韩信和白起也是在忙着扩军,根本就没有什么心思去搭理这些事情,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心中向往的战争,永远都是大兵压境,直接正面碾压过去,而不是什么以少胜多。

    他们打出来的以少胜多的例子,大多是迫不得已,只能够如此,再不然就是凭借着士兵的强大战斗力而造成的如此成就,其实对于他们本人家来说,这样的事情永远都不是首选。

    如果要是条件允许的话,他们是绝对不可能选择什么以少胜多的,毕竟,这样的战争,永远都是存在着风险的,只有真正的碾压,才是王道。

    “白起,韩信,你们两个扩军的事情,如今已经做到了什么程度了啊?”

    陶商招见了白起和韩信,对他们两个开始询问起了扩军的情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