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陛下也知道父君的性子,其实并没有丝毫坏心思。” 子婴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躬身拱手一拜道。 “不提他。” “给朕好说说,你这二年多的见闻如何?” 嬴政含笑道,此时他身上没有半点君临天下的气势,而是化身一位慈祥的长者,享受着难得的天伦之乐。 “陛下想听,子婴荣幸至极。” “陛下可知渔阳郡苦儿乡?” 子婴先生拱手一拜,然后突然问道。 嬴政皱了皱眉头,很快便舒展开来,笑着道:“大秦乡亭数以万计,这可是难到朕了,怎能全部记得住?” “渔阳郡,无终县,苦儿乡,民八百户,田万亩。” “它本名岁丰乡,因良田万亩,年年粮产冠绝渔阳而得美誉。” “燕国覆灭之后,它成了大秦的治地。” “始皇帝三十二年,匈奴大举南侵,对帝国北疆边地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陛下震怒,谴大将军蒙恬率三十万大秦锐士于河套大败匈奴,天下万民无不感到自豪与欢欣。” “也正是那一年,岁丰乡更名为苦儿乡。” “河套一役,大秦虽大获全胜,让匈奴人从此不敢南下而牧马。” “可帝国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二万余大秦锐士长眠北疆边塞,数万丁夫为国捐躯。” “那些战死的大秦锐士皆有帝国赏赐,家眷也能得到厚赐与当地官府的照拂,天下人也记住了他们的不朽功勋。” “而那数万背井离乡,为国效力的丁夫。却没人知道他们的付出,甚至没有人提及过他们。” “他们也是有父母妻儿的人,他们也是受到帝国征召,为帝国前线大军运送军需物资而死在战场之上。” “苦儿乡的成年男子,也是在那一年受到帝国征召,远赴河套押送军需,遭到匈奴骑兵突袭,全部惨死。” “苦儿苦儿无父依诉,怜母怜母无夫做主……” 子婴说完,开始轻声吟唱当地的民谣,眼睛不由热泪盈眶。 自己是含着金钥匙长大,从来没想过人间会有几多悲歌,几多愁苦。 “依秦律,他们虽是民夫,也有抚恤。” 嬴政短暂沉默之后,缓缓开口道。 世间哪有不死人的战争,这便是他们的宿命! 如果不北上驱逐匈奴人,那他们便会继续肆虐北疆,只会让更多的人死去。 “陛下不仅仅是秦人的陛下,更是天下人之陛下。” “今四海一统,诸国皆归于秦。” “他们也是大秦帝国的百姓,更是陛下的子民。” “何以他们为国捐躯,家人得到的抚恤,只有区区一石粟谷?” 〔秦朝一石约为现代六十斤。一均约三十斤。〕 子婴眼睛红润,颇为不解道。 “那你想怎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