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常往晏家去,遇上学的不明白的地方,亦常跟晏家婶婶请教的。 崔瑰笑道:“那可太好了。可惜婶婶是文院的教授,在经院里的时间应该不会太多,若不然,我都想请婶婶收我为弟子呢。可惜,婶婶对弟子的要求应该极高,听说陆家那位有名的小公子,皇家学院文院的天才,婶婶都未正式收他为弟子,顶多也就算个记名弟子吧。” 说到这,他又道:“哈哈,说起来我这也是小寻妹妹说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即便不是弟子,也可常跟婶婶请教啊。” 说完还跟小胖子和苏岚介绍公玉明溪:“晏家婶婶,也就是他们几个的娘,是位极有才学的先生,便是豫王亦称晏家婶婶为大家先生。灵舟兄算是晏家婶婶的正式弟子,他十七岁便考中了我们清泽府的举人,且还是解元。晏婶婶书画皆为一绝,诗文水平亦是当朝少有。” 苏岚之前并未羡慕过晏家兄妹几个的富贵穿戴,听到这,倒是羡慕起晏家兄妹来,有那样一个状元爹,原来人家的娘亦是了得,生在这样的家族,何其幸福! 如他这般贫寒子弟,求学是何等艰难。 想有名师教导,更是难上加难。 他也是幸运,得一位游历到瀛州时暂居的先生教导了两年,才能才学大进,考进国子学府。若不然,哪怕他再天资聪颖,没有好的先生教导,想考国子学府这种全国最好的学府,也是不可能的。 他觉得崔瑰刚才说的那句近水楼台先得月之语,妙的很。一时想的眼都亮了。 他和晏灵舟一个院,关系现在看来处的还不错,以后若是能常去晏家,是不是也能有机会时常和那位先生请教学问? 他虽说考学时被测出有修行的资质,但他其实对修行并没什么清晰的认知,在他心里最重要的,还是学问之道。 当然,文士修行的本质,也是学问之道。 就这一点上讲,苏岚在修行上,已然抓住了本质。 ------题外话------ 三更奉上。昨天说加更,结果码字码着码着,睡着了。 反正最近都会时不时的加更的。不敢说每天都加更了,怕做不到失言。但尽量努力每天加更。 爱你们。 /62/62319/17571886.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