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在后世,只需要一个几千块的带锯,十分钟甚至不到十分钟就能完成他们大半个时辰的工作,而且破开的板子保证又平又直,不存在丝毫的误差。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各种工具的应用,开榫有方孔机,修边有修边机,电锯,电木铣,台刨,压刨,等等工具为木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然后,一个困扰李恪许久的问题便出现了。 在生产技术与生产效率之间,到底要如何抉择? “阎大匠,你是饱学之士,不知能不能为本王解答些许困惑。” 尽管明知李恪的脑回路与正常人不同,阎立德依旧在心中生出‘不过如此’的念头,捻着颌下长须,颇有些自持的答道:“不知殿下有何困惑?老臣痴长些许年月,虽不敢说博学,但也见过些许世面,或许能够帮到殿下。” 李恪并未计较太多,随意选了个方向,边走边道:“你觉得在生产效率与传承之间应该如何选择?哪个更加重要?” 这也能算是问题? 阎立德眯着眼睛,信心十足的答道:“自然是传承更加重要。” 这就是典型的说话不经大脑,或者说个人主观情绪,李恪觉得阎立德根本没听懂自己说的是什么:“阎大匠考虑过人性没有?” “什么?”阎立德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人性是很复杂的东西,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你买下一套宅子,雇佣一些匠人准备打造整个宅子的家俱的时候,你会如何选择?是选择能够在半年内完成全部工作的,还是选择需要五年时间才能完成全部工作的?” 阎立德理所当然的答道:“自然是半年内完成全部工作的。” “很好,你的选择跟我一样。” 李恪笑了笑,继续说道:“那么现在是第二个问题,假如你是一个匠人,摆在你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学习老祖宗传下来的木工手艺,刮,剌,凿三项基本功就要练三年,然后可以借助简单的工具来打造各种各样的家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