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以至于,在仁医堂步入正轨的第三日,周围的店铺就陆续更新换样。 先是在仁医堂旁边,开了一家叫做‘福满私房菜’的小菜馆。 据说这福满私房菜,也是福满楼的东家开的,里面都是一些平价小菜,就是寻常百姓也能吃得起。 接着,仁医堂对面开了一家奶茶店。 奶茶,宋琼冰如今还没有做出临安县。 所以奶茶店一开,大家就愣住了,纷纷在想奶茶是什么茶?难不成奶里加茶?这不得很腥? 然而,大家只猜对了一半。 一些来求诊的病人,在各种好奇之后,就带着尝试的心理去里面买了一杯,顿时,爱不释手了。 再然后,麻辣烫店、烧烤店、甜品店等,都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冒了出来。 有了奶茶店的经验在前,但凡是没听说过的东西,来看诊的人都会进去瞧一瞧,买上一点尝一尝。 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这条街彻底的繁荣了起来。 因为,看病的人,或者病人的家属,经过口口相传,这里的美食就传了出去。 传的人多了,自然就有更多的人过来吃那据说从来没有吃过的美食。 而这些店铺的开业,带动了这边的人气的同时,也促进了这一片的贫民的就业。 甚至趁着这个机会,有不少有手艺的人,会拿着自己的手艺出来卖。 比如,胸口碎大石,比如,用树叶编制各种小动物,再比如一些小饼馄饨之类的。 平日里很难卖的东西,似乎在这里就很好卖了。 有一些有点生意头脑的原主贫民,甚至想到了将自家的房子改造一下,发展了民宿。 因为,随着医馆的名声的扩大,并且孙神医坐诊的消息不胫而走,让不少京城之外的人陆续的来这里求医。 但是每日,医馆患者名额有限,一些住不起客栈的病人及其家属,就只能选择住进条件差点的民宿。 一时间,城西欣欣向荣。 宋琼冰的目标可不只是带动城西的经济。 带动经济,那是为了让贫民自食其力,可她本质是商人,可还得赚钱啊。 那些随着镖师们一车又一车运来的原材料,最多也就只能供给城西几个店铺使用。 要想在京城里开其他的分店,宋琼冰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快在京城附近建厂。 于是,宋琼冰开始忙建厂的事宜。 选址或者盖房,对于宋琼冰都不是难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