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君(求订阅!)-《水浒逐鹿传》
第(2/3)页
可以说,这时候,绝大多数宋臣,都觉得赵佶退位,换一个新君,是解决大宋目前困境的一个好办法。
可赵佶虽然有退位南幸的意思,却迟迟不肯下禅位的诏书。
而金军那边马上就到黄河,可能再过个十日八日就打到东京汴梁了。
宋国的一众大臣,全都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童贯在太原的时候,曾收到过一封金国的檄书。
这封檄书赤果果的指责赵佶的种种罪责。
童贯将这封檄书给白时中、李邦彦、蔡攸等人看过之后,众人都怕这封檄书刺激到赵佶,所以,他们找人润色了一下,然后将改了无数次的檄书交给赵佶。
如今,见赵佶迟迟不肯下禅位的诏书,李邦彦建议说:“不若以檄书进呈,用激圣心,令上早做决断。”
宰执大臣们全都同意李邦彦的建议。
于是,他们将檄书呈现给了赵佶。
这封檄书历数了赵佶的种种罪责,主要罪责有以下几点:
一、收纳金国叛臣张觉,而且金国屡要不给,还用谎言欺骗金国。
二、许粮不给。
三、交付岁币不积极。
四、违约,诱天祚帝来宋国。
五、拒不归还辽国旧臣和燕地富民。
另外,金人还拿赵佶和天祚帝相比,说赵佶是千古昏君,让河东、河北两地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等等……
果然!
看完檄书,赵佶涕下无语,最后道:“休休,卿等晚间来商量。”
当晚,赵佶等人商量过后,由吴敏写下禅位诏书,而赵佶则装病禅位。
不过——
这位也不是说想禅就禅的。
因为赵桓根本不愿意当这个亡国之君。
起初,不少人都认为,赵桓是尊古礼推让,毕竟这是新君都爱干的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