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将士们皆激情高涨,欢呼雷动。 双方自卯时至申时一直激战。 宋军的将士们一直坚守城墙,杀敌数千。 金兵见守城有备,宋人战斗意志很强,汴梁城又高且坚,难以攻破,迫不得已退师而去。 丢了黄河天险的何灌与梁方平这次也参战了。 不过二人的表现却截然相反。 何灌率军防守北部城墙,他作战勇猛,因此身受重伤,最后以身殉国。 梁方平率军防守西部城墙,他命军士箭无虚发,等敌人接近时再开弓射击。 城上参与防御的百姓见梁方平所下的命令奇葩,都以为梁方平已经叛变投敌。 于是,数千名百姓在喧嚣中将梁方平抓了起来,并扭送到开封府关进了监狱。 后来,百姓又说梁方平家藏有金人,于是都跑到梁方平家中去捉金人,结果一些浑水摸鱼的泼皮将梁方平家中洗劫一空。 很快,金军的条件就送到了赵桓这里。 赵桓看过之后,将大臣们召集起来,询问他们的意见。 给事中李邺曾携黄金赴金营请和,那是在赵佶禅位之前,他主动请缨前去的。 赵桓觉得李邺是最先接触金人的人,了解到的情况可能最多,于是让他最先说说己见。 李邺说:“金军兵强马壮,十分强盛,敌强我弱,只可议和。他们人如虎,马如龙,上山如猿,入水如獭,其势如泰山,中国如累卵,朝廷宜速与和!” 李邺这番话后来不知怎么的就传到了宫外,然后在汴梁城中广为流传,人们送他一个外号曰:“六如给事”。 李邺出使议和,可谓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金军刚入河北境时,且贪且惧,日行不过一舍,完全是试探着前进。 遇到李邺后,金人才知道赵佶有求和之意。 而且,李邺又在言谈中说及宋国军事弛备。 金人这才敢大胆南下,郭药师这才敢昼夜急行一百五十里突袭浚州黄河大桥。 宋国的一众大臣听了李邺的话之后,全都大惊失色 李梲支持李邺的看法,他说:“金军之势的确雄盛,未可轻易抵挡,宜从速许之,不可缓也。” 郑望之则如实奏报说:“金人索要数额庞大,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匹,表缎一百万疋,割太原、河间、中山三镇,还要以亲王、宰相为质,才可退师。” 赵佶问宰相李邦彦:“怎么办?” 李邦彦对李邺和李梲所说的深信不疑,因此回答说:“金军已兵临城下,而我城内守军不足,唯有议和才能保社稷江山,不如先答应他们,只是数目太大,可考虑答应给金八十万两,银二百万两,缎子如银之数,牛、马各五百头,羊一千口。” 赵桓点了点头,他不愿意也不敢冒险抵抗,他只想保住社稷江山,保住赵家天下,保住自己的小命。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