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王者归来(求订阅!)-《水浒逐鹿传》


    第(2/3)页

    次日,李若水突然派人传回来消息说:“途中碰到游骑,道路传言金人已渡河矣……和议必不可谐,请皇上早做守备,速下哀痛诏,征兵于四方。”

    赵桓大惊,赶紧召集宰执商议对策。

    唐恪、耿南仲、聂昌、何栗等宰执闻讯,皆不以为然,他们仍坚持认为,有李枢密(李回)和折副宣抚(折彦质)统帅十几万大军防守黄河,金人不可能这么快就过河。

    可紧接着,又传来边报说,敌军兵临黄河,河防十分危急。

    赵桓急令殿前司殿帅王宗濋,速派人出去打探。

    王宗濋派使臣马纲作斥堠,带人出城侦察。

    下午,马纲便回来报告说:路上遇到一些溃兵,据他们说敌军已开始过河,我十几万黄河守兵已溃散,折副宣抚和李枢密都不知去向。

    赵桓与宰执们这才傻了眼,然后面面相觑,皆无良策。

    赵桓忽然想起李若水的建议,于是下哀痛之诏,号召福建、浙江军民勤王。

    在主战的同时,因金军都快打到家门口了,赵桓又抱希望于割地和谈。

    赵桓在派李若水去见完颜宗翰之余,又派王云去见完颜宗望。

    而王云则坚持让赵构一同去见完颜宗望。

    王云的理由是,康王英武威猛,与二太子关系友好,金人对康王很畏服,请康王出面,才有希望让东路金军停止进军,而且,二太子曾说过,必须要有亲王与两府宰执奉使求和,或许可解除战祸。

    宰执大臣们其实不太同意赵构去议和,他们的理由是,上次顶替赵构的肃王赵枢出使金营,结果被金人扣留挟走,至今一去不回,生死不明。

    可在王云极力坚持下,赵桓最终决定:派遣康王再次出使宗望军中,王云为副使;答应割让三镇,携带衮冕、车辂以行;并尊金主为皇伯,上尊号为大金崇天继序昭德定功休仁惇信修文成武光圣皇帝。

    赵构听说这件事之后,立即入宫上奏,请求派文臣耿延禧(耿南仲之子)和武臣高世则二人任参议官,一同随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