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切忌意气用事,你的情绪你做主-《所谓情商高,就是懂交际》


    第(1/3)页

    情绪就像病毒,

    控制不好就会传染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压力:上司不满,下属反戈,升职困难,客户难缠;丈夫(妻子)不解风情,孩子顽皮淘气,婆媳不和……常常会让人们感到焦头烂额,不免心中起火。如果火气在下班之前还不能消除,就会不可避免地把坏情绪的“气象图”带回家里:看到丈夫(老婆)懒散地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而无视你一脸的疲惫,你会觉得他(她)不够关心你;看到他(她)鞋东一只、西一只地散放着,你边收拾,边觉得委屈……于是,说话带刺,牢骚满腹,一来二去,争吵开始,伤了感情,问题升级,火气越来越大。

    我朋友郭女士在一家商场做卖场经理,因为服务周到,细致认真,深受客户们的好评,因此也为商场赢得了很多回头客。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在工作中无论何时都能对顾客报以亲切、和蔼微笑的人,在6岁女儿的眼里却是个“恶妈妈”。每天一到妈妈下班快到家时,女儿就会问奶奶:“妈妈是不是快回来了?”奶奶一说“是”,她就立刻会嘟囔一句:“不知道妈妈今天高不高兴,大家一定要小心。”

    每每这时,奶奶又是心疼,又是无奈。按说郭女士也算是个好儿媳妇,就是脾气不好。奶奶觉得她工作辛苦,在外又要看客人们的“脸色”,所以心里的委屈只能拿回家里发泄,这也很正常,因此自己倒也觉得能理解儿媳;就是觉得小孙女有点可怜,总是小心翼翼的,总怕惹妈妈生气,引起妈妈一顿“数落”。

    起初郭女士的想法和奶奶一样,觉得自己回家里发泄一下很正常。但是时间长了,她感觉到家人逐渐对她“敬而远之”,就连宝贝女儿也不敢与她亲近,丈夫更是对她“避而不见”。久而久之,她觉得第二天上班之前还是很难摆脱坏情绪的困扰,而工作中是绝对不能表现出来的,因而她经常觉得气短、胸闷,甚至有些抑郁。

    千万不要把坏情绪带回家,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长此以往,就会像郭女士一样,不仅自己被坏情绪困扰,就连家人也要跟着担惊受怕,整个家庭气氛异常紧张。家是温馨的港湾,一个充满着天伦之乐、团结和睦气氛的家庭会使每个家庭成员精神愉快。相反,如果一回到家里,就感到烦恼、不和谐,这对谁都没有益处。

    仔细想想,家人其实是人们最宝贵的财富。如果因为自己在外面遇到了不顺心的事就说些不中听的话,或用动不动发脾气的方式对待家人,这是很不应该的。他们又没有错,为什么要他们成为你的“出气筒”呢?

    当然,有气也要撒,有委屈也要释放,但关键是要掌握好分寸,尽量在进家门之前就把它消化掉。比如下班后,坐在公交车上,独自凝望窗外,看看城市的一景一物、来来往往的人流,想想乖巧可爱的孩子、和蔼可亲的父母和公婆,还有和自己一样辛苦为家而忙碌的丈夫,是不是心里就会升腾起一丝感动?这时,你心里的不快和怨气就会消失,因为一个人如果总是纠结于坏情绪中,那么看什么都是灰色的,一旦你心里都是快乐、和谐的画面,坏情绪也就会被一扫而光。

    我姐姐苏顺顺从事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她从不把坏情绪带回家里。一次,我和她约好一同下班,结果没走几步,自行车胎被扎破了。无奈之下,她只得冒着酷暑推着车走了很久才找到一个修车点。

    本来工作就很辛苦,又遇到这样的事情,换谁都会发两句牢骚的。但是她却没有,在回来的路上她也没有再和我开心地攀谈,我想她肯定是心情不好。等走进家属楼门前时,我看见她下车径直走向一棵小树,又双手擦一擦树叶,然后才进家门。

    进门后,她脸上出现了笑容,儿子跑过来抱她,她就把儿子抱起来,又走过去亲切地和婆婆打了招呼。前后如此大的变化,令人难以置信。我问她为什么能做到这一切,她笑着说:“我称那棵树为‘麻烦树’。我知道白天不可能没有麻烦和困难,但我知道,那些困难不属于我的家庭。所以每天傍晚回家,我会象征性地把问题挂在树上。”“更神奇的是,第二天早上我出门时,前一晚的问题似乎变少了。”她接着兴奋地说道。

    其实,每一个理智、聪慧的人,都不会让坏心情影响自己,不会让坏心情干扰自己的生活。她们会找出各种办法缓解自己的坏心情:

    ——进行自我心理治疗,这很重要,体察自己真实的感觉,找出产生坏心情的原因。

    ——对问题进行冷静的思考和分析,想明白为什么会出现令自己不高兴的事情,分析清楚原因。

    ——进行自我心理疏导,告诉自己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如果为了别人的错误而生气,那就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

    ——进行自我告诫,告诫自己不要生气,告诫自己要心平气和,告诫自己要心情愉快,告诫自己不要伤害自己。

    ——进行自我宽慰,去和爱人看场电影,去和朋友吃顿晚餐,或是自己去买一束花……

    家人是你最亲密的相伴一生的人,有什么烦恼与他们诉说,做到及时沟通是有必要的;但诉说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是一味地将他们当做“出气筒”或是“拳击袋”。

    别和自己太较劲儿,

    活着就应该洒脱些

    面对同样的事,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应付自如,轻松潇洒,而自己却总是力不从心,屡屡受挫?

    其实,那些活得轻松自如、洒脱淡定的人,并非是由于他们的无可挑剔而有如此成就,而是由于他们能够把握得住“进退”的界限。当面临“不可进”的情形时,他们懂得退后一步,然后再换一个角度想办法让自己前进。这样一来,成功就不是那么复杂和困难,而我们的人生也不必如此纠结了。

    一位登山运动员参加了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活动。我们知道,珠峰最高海拔为8000多米,但这位运动员在爬到6000多米的时候,因为身体出现了不适,而放弃了攀爬。

    面对快要登顶的他,很多朋友都为其深表遗憾,这个说:“哎呀,你都已经走了四分之三的路程了,你为什么要放弃呢?”那个说:“如果能咬紧牙关挺住,再坚持一下,或许也就上去了。要知道,有多少人梦寐以求站在珠穆朗玛峰上啊!”

    面对众人投来的惋惜之情,这位运动员却不以为然,他平静地对大家说:“其实,我心里很清楚,6000多米对我来讲已经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根据我当时的身体状况而言,那已经是极限了。如果我再继续爬,那么很可能会丧失性命。难道我会和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吗?所以,对于中途退却,我一点都没有感到遗憾。”

    这位运动员的话确实很有道理,而他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学习。当我们到达一定程度,无法再前进,或者再往前走很可能会让自己惨不忍睹的话,不妨退一步,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换句话说,每个人每件事或许都存在一定的极限,我们不能掰着柳树要枣吃,也不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虽说突破自我很有必要,但是这种突破并不是建立在鲁莽和无知基础之上的。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自然界里的喷泉,其喷发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事物本身存在着突破口,但并非任何人都能够穿过突破口,创造极限。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最大的承受能力。像案例的这位年轻人,他懂得自己的生命所能承受的极限,因此淡然自若地做自己能做的事。这样做,谁又能说他不是一位胜利者呢!

    “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要告诫我们的正是这样一个道理。

    聪明的做法是,我们要及时了解自己的能力,承认自己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做到量力而行,不莽撞,不遗憾。

    幼年时期的格里格·洛加尼斯是一个十分害羞的男孩,又因为他说话有些口吃,所以在阅读与讲话方面不尽如人意,一度被归为学习最差学生的行列。

    不过,洛加尼斯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小学没毕业的时候,他就发现了自己在运动方面强于他人,而这是他特有的天赋使然。认清这点后,洛加尼斯减轻了些自责,并开始专注于舞蹈、杂技、体操和跳水方面的锻炼,由于自身的天赋和努力,洛加尼斯果然开始在各种体育比赛中崭露头角。

    可是,升入中学后,洛加尼斯发现自己有些力不从心了,因为无论是舞蹈、杂技、体操、跳水,都需要辛勤的付出,他不可能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么多事,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而且这些事情自己仅仅能做到差不多,离优秀还有一段距离。

    后来,在恩师乔恩——前奥运会跳水冠军的指点下,洛加尼斯认识到自己在跳水方面更有天赋,便接受了跳水专业训练。

    经过长期的努力,洛加尼斯终于在跳水方面取得骄人的成就:16岁成为美国奥运会代表团成员,28岁时已获得6个世界冠军、3枚奥运会奖牌、3个世界杯和许多其他奖项;1987年作为世界最佳运动员获得欧文斯奖,达到了一个运动员荣誉的顶峰。

    很为洛加尼斯感到庆幸,他没有一味地在某一个方面和自己较劲,而是选择了另辟蹊径的做法。不难想象,如果在学习上与别人竞争,那么到现在他或许也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因此,我们说,洛加尼斯是幸运的,而他的幸运是建立在自己懂得取舍、懂得退让基础之上的。

    由此可见,无论我们身在职场,还是驰骋商界,都不要认死理,适当地退一步,或许就能看到别的可以前进的道路,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我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长处,那么就能收获内心的充实和坦荡,拥有“非同寻常”的人生之旅,这样的人生才称得上精彩绝伦,不是吗?

    若总是在攀比,

    生活中每天都会有烦恼

    生活中,很多人的烦恼往往都是因为攀比而产生的,而攀比又往往是觉得别人比自己有面子。如果一个人总是拿自己的缺点去和别人的长处相比,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从而使自己陷入自卑和烦恼。

    健康的人很少关心自己的身体,即使有一个良好的体魄他也并不会因此而感到幸福,而疾病患者却深深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穷人也常常觉得有钱了才叫幸福;而有钱人却认为轻松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才是幸福;爱攀比的人总是遥望着虚不可及的别人的美好,而看不到自己已经把握在手中的幸福。

    英国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培根曾经说过:“一切恶行都围绕着虚荣心而行,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攀比很大程度上是由虚荣引起的。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层皮。”很多人为了“面子”不切实际地盲目攀比,不惜打肿自己的脸,充当胖子,迷失在无谓的攀比中。

    有这样一则寓言:

    一只牛在草地上吃草,没留神踩死了几只小青蛙。

    一只侥幸从牛蹄下逃生的小青蛙找到了青蛙妈妈,告诉它,那些小青蛙被一个庞然大物踩死了。

    “很大?”青蛙妈妈开始把身体鼓起来,不服气的说:“有这么大?”

    小青蛙回答说:“噢!亲爱的妈妈,那只大野兽要比这个大得多。”

    “那么有这么大?”青蛙妈妈深呼吸,肚子更加的鼓了。

    小青蛙说:“就算涨破了你自己,还没有那家伙一半大。”

    不服气的青蛙妈妈把自己涨得像圆球似的,“这次该和它一样大了吧?”没等说完,青蛙妈妈已经涨破了身体。

    青蛙和牛本身就有很大的差别,牛即便再小也要大过拼命将自己吹胀的青蛙。认不清自己的位置,胡乱攀比,只是自取灭亡。

    一个人不能认清自己,就很容易陷入彻底盲目。牛顿曾经说过一句谦虚自知,而又充满智慧的话:“我看的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正所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顽强的常青树往往无花,娇艳欲滴的花朵却往往无果。没有永远的失败者,亦没有永远的赢家,切莫盲目的攀比失去了内心的平衡。眼光的注视,少在他人身上投放一些,多多关注一下自己,人生便会更加的快乐。有句话说的好:“与他人比是懦夫的行为,与自己比才是真正的英雄。”自己的心智也能获得更加健康而快速的成长。

    在竞选一个重要职位中,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女孩输给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应届毕业生。这位毕业生各方面平庸无奇,并无出众,可以赢得这个职位的原因很简单:她是副县长的女儿。

    这女孩相当的不服气。回到家里,女孩气呼呼地把事情说给做了一辈子农民的老父亲听。父亲并不言语,听完了女儿的抱怨与诉说之后,起身拿了锄头吩咐女儿和他一起去地里锄豆子。

    老父亲在村西的岗地里种上了豆子,岗下是同村王叔家的花生田。由于岗下的土地本身就比较肥沃,所以花生郁郁葱葱的生长在下面。

    父亲像岗下面指了指问女儿:“那里是什么?”

    “花生地啊。”女儿不解。

    “那这里呢?”父亲指着岗上自己家的地。

    “豆子地啊。”女儿更加的迷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