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兵整编完成-《永不解封的档案》


    第(2/3)页

    反正日式装备的子弹现在充足得很。

    就算是后面没有补充的了,这次只要多带一些走,也是可以保证一、两次战役的。

    这样也能够更好地进行后勤保障。

    至于九二式步兵炮,他已经想到了要单独成立一个炮营,由军部统一使用。

    迫击炮装备到营。

    不是他舍不得,实在是人多炮少,不得不做出一些折中。

    就算是这样,这次句容之战,也已经让八十三军的实力增加了一大截。

    虽然比不上常凯申的禁卫军装备,但是比起普通甲种军,还是差不多的了。

    现在八十三军的士兵们,已经开始拖着重机枪、轻机枪开始实弹训练了。

    平常的时候,他们这些队伍是不敢这么浪费的。

    每一发子弹都是钱,都是钱呐!今天可以不用理睬钱不钱的问题:全是特种连报销。

    第六十六军也同样在做装备调整,叶肇军长对以前已经从特种连那里得到了装备的两个团不动。

    今天上午第一五九师的另外两个团也到淳化去接收了新装备。

    现在轮到第一六零师领取新装备了。

    谭随师长、喻同参谋长高兴地看着自己手下的这四个团,全部领取到的新武器。

    伍修远、吴远、何兴业、尚文轩四个团长带着士兵,排队领取装备。

    这次能够把轻机枪配备到班,重机枪配置到连队,可把这些团长们高兴坏了。

    六十三军叶肇军长还兼任第一五九师的师长,有什么好装备都是先给第一五九师。

    现在第一六零师终于也轮到一回好装备了。

    一直以来,他们这个师就是后娘养的。

    第六十三军有啥好装备,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装备第一五九师。

    这一次不一样了,装备分配按照编制来。

    直接下发到班、连。

    打量着新到手的机枪、重机枪,每个营还有五门迫击炮。

    士兵们也是满脸喜气洋洋的。

    这一次跟往常领取装备有不一样的地方:叶肇军长对他们下达的命令就是尽量多拿。

    每一挺机枪原本的是配发四百子弹的。

    这次第一六零师的这些官兵们,足足超额了十多倍的领取。

    轻机枪子弹每一挺领走了十箱,每箱七百五十发子弹,这就是七千五百发。

    重机枪子弹每一挺要了二十箱,一万五千发。

    这还是他们领下来,准备行军时候带在身边的。

    各个团另外还配有大车队,这些大车还要携带更多的弹药。

    特种连的后勤科长钱有财,只是把他们搬走的弹药记了账,就让士兵们发出去。

    整个特种连的弹药都是由他在管理的,钱有财心里清楚得很:

    现在特种连在句容收缴的物资太多,凭借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带走。

    按照林凡的命令:除了地皮不带走,其他物资全都要打包带走的。

    钱有财巴不得这个时候八十八军、六十三军的这些官兵们多领取一些子弹走。

    还有那些迫击炮弹,每一门炮都给配上了一百枚炮弹。

    九二步兵炮更是给他们配了一百五十枚炮弹。

    这些弹药是给了友军充分的保障,差不多是不计成本地给他们补给。

    但是对于粮食,钱有财看得就紧些了。

    他要严格三方商定的分配方案来进行。

    这也是林凡的要求:吃饭问题,永远是最大的问题!

    伍修远团长在队伍领了机枪回来后,立刻就组织了士兵开始训练。

    按照钱有财的说法:这两天如果有消耗的,还可以补充!

    这不明显的就是让他们快些消耗一些子弹吗?

    团长有命令:喻嘉树连长马上就把全连的轻重机枪全部拖到驻地外面去开火。

    时文柏是这个连的重机枪手,以前就没有打过重机枪。

    现在领到手里的是鬼子队伍使用的九二式重机枪。

    九二式重机枪口径为七点七毫米,全长一千一百五十五毫米。

    枪身长七百二十一毫米,采用三十发弹板供弹,总重量五十五点三公斤(含三脚架)。

    理论射速每分钟四百五十发,初速七百三十二米每秒。

    有效射程八百米,两百米距离上用穿甲弹可以击穿十二毫米钢板,五百米距离上可以击穿八毫米钢板。

    同时还配备九二式或九六式光学瞄准镜。

    在这个时代,这种枪的准确度是非常高的,因为打出去的声音像是啄木鸟啄树。

    因此又称为:“啄木鸟”机枪。

    不只有他们这个连才在进行训练,整个六十三军的士兵们,都在突击练习机枪、重机枪的射击方法。

    整个句容镇子周围,到处都是啄木鸟发出来的声音。

    对于现在这种情况,林凡是非常愿意见到的。

    回到汤山的杨大人、叶大胆两人是各带了三十个新人回来的。

    这些新人们都是从南京城里跑出来的国军士兵。

    这些天他们看到漂在空中的观测气球,主动找上门来。

    这些国军士兵们,已经在句容镇外面,参观过一班、二班打过的战场。

    也在战场上面见到过上千的鬼子倒在阵地上。

    现在他们来到汤山前线的时候,看见道路上层层叠叠堆着的鬼子尸体。

    这可比在句容镇子外面看到的景象惊人得多了。

    他们原本还在为没有能够进入到一班、二班感到遗憾呢。

    看到还在战场上忙碌的那些特种连士兵,这些人立刻来劲了:

    原来自己这些人加入的队伍,战斗力更加强悍啊!

    瞬间这些士兵们,一下子就元气满满地冲到战场上去。

    向这些特种连的老兵们学习打扫战场。

    不用杨大人吩咐,七班、六班的士兵们马上传授经验。

    战友就是能够把后背交给他们守护的。

    对于这些才加入进来的新人,特种连的士兵们从来不吝啬传授战场生存经验。

    每一个战友增加一份战斗力,都是给自己后背增加了一份保险。

    当这些新来的士兵们听说打扫战场之前,还需要先给这些鬼子们捅上刀,或者开上一枪。

    一定要保证躺在地上的鬼子百分之百是死的,万万不可大意。

    如果说一个装死的鬼子,趁着战友打扫战场的时候开枪。

    这种不必要的伤亡,在特种连是不能够允许出现的。

    现在汤山的战场已经打扫到了尾声,老兵们指着已经被完全剥光的鬼子说道:

    “看看它们胸口位置这道伤口,就是打扫战场时候捅进去的。”

    这些才到战场上的国军士兵们,现在才发现倒在地上的鬼子尸体上,主许多的弹孔。

    葛鸿轩指着那些伤口问道:“他们挨了这么多枪才倒下的?”

    曹兴国看了一眼那些伤口,笑了起来:“他们是被这种东西打死的。”

    说话的时候,从地上捡起一颗铁弹子,给这些新兵们看。

    “我们在这路上埋下了不少的炸弹,等到鬼子过路的时候。

    才拉响它们,这些鬼子就倒下来了。

    打鬼子其实不难!只要用对了办法,很好打的。”

    葛鸿轩看着满地的鬼子,心想:“你们打死了这么多鬼子。

    当然会这么说了。

    我的老部队里面,都觉得鬼子不好打。”

    作为一个新到七排的士兵,他不好跟老兵们争辩,只能够在心里这么暗想。

    杨大人已经从甄胆小那里学到了回收铁弹子的方法。

    现在他们也要去这些铁弹子收回来了一部分。

    并且他们不只是回收了今天使用过的,就连昨天使用了的那些铁弹子,也跑去再次收了些回来。

    看着回收来足足有二百斤的铁弹子,杨大人高兴了:

    “这个甄胆小,可是会想办法呀!”

    倒在地上的这些鬼子尸体,确实有些不好!

    好在陈四川已经提议了。

    倒在地上的这些鬼子尸体,明天就会有正在接受训练的新兵们来清理。

    杨大人对今天作战时候的情况,还在做总结:

    “定向炸弹,到现在还是自己这支队伍最拿手的武器。

    否则的话,面对着鬼子大队的冲锋,还真的不容易守卫。”

    有了这个总结的杨大人,决定让陆子平他们把定向炸弹布置的位置向前推。

    他认为造成今天全班被动的原因是动手晚了。

    自己应该在发现鬼子的时候,沿途就要开始进行打击。

    现在嘛,七班、六班的士兵们终于把战场打扫完毕。

    除了派出去侦察的,派出去布置定向炸弹的士兵。

    还有一队派出去把打扫回来的这些装备送到句容去的。

    他身边实际上留下来的士兵只有一百个。

    这一百个士兵还不能够休息,大家还要加强阵地。

    为下一场战斗做准备。

    昨天特种连和六十三军布置在句容到淳化中间的那道防线用不上了。

    句容的鬼子已经被打走,这段路上需要的保护,而不是截断。

    叶肇军长把布置在那个地方的一个团,也加强到淳化去了。

    这个时候六十三军在淳化已经有三个团的兵力。

    他另外还有六个团的兵力布置在句容周围。

    其中有两个团保护着特种连的重炮阵地。

    八十三军和六十六军都是先装备武器,然后再分配大车。

    句容镇上的大车、骡马特种连也要二百架。

    八十八军、六十三军各分配到了七百架。

    这些大车上面全都是要装满物资的。

    按照林凡的说法:“除了句容的地皮,其余东西全部都要搬走。”

    原本邓军长、叶军长还有些矜持的。

    见识到了特种连打扫战场的样子,再对比一下特种连的富有。

    这两个军长也完全赞同了林凡的主张。

    不能够给鬼子留下一颗钉子。

    这个主张不能够不赞成的:两个军有各有一万三千多人。

    论到搬东西走,谁怕谁?

    林凡也不虚的:他这支队伍现在虽然只有不到九千人。

    但是架不住他在句容新缴获了四十多辆汽车。

    这个的运输能力也不低,同时他又多了两百架大车。

    这个也是可以带不少东西的。

    当然了,对于那六千多个新兵,林凡早就计划好了。

    像在嘉兴他们连队,每人分三枚迫击炮弹一样。

    让这些士兵们每个至少负重三十公斤。

    这也能够带走不少的物资。

    藤原佑真带着这支鬼子队伍走出高桥门,立刻向着方山方向前进。

    特意没有沿着公路走,就是为了防止被国军发现,平添变数的。

    结果他的队伍在山野里面行走不到半个小时。

    藤原佑真已经发现身后有了尾巴跟上来了。

    他有意在山道转角的地方,留下了一个班的鬼子观察后路。

    目加田俊太班长带着自己这十三个鬼子的队伍,悄悄埋伏在山道上。

    整个大队的鬼子刚刚过去不到五分钟,山道后面就发现了一支十个的小队伍。

    发现情况后的目加田俊太班长不敢擅自行动。

    按照藤原佑真大队长的命令,立刻追究上队伍汇报。

    听到汇报的藤原佑真,亲自查看了远远地跟在后面的那一小队人马。

    虽然那些人穿着的是鬼子服装,携带的也是鬼子武器装备。

    但是习惯于伪装成国军的藤原佑真还是第一眼就认定:这是一支国军的队伍。

    这是一支伪装成了鬼子的特种连小队伍。

    计凯泽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带着这一小队人,如此小心地跟在鬼子身后。

    竟然还是会被鬼子发现。

    为了麻痹鬼子,他还特意让所有士兵们换上了鬼子的军装。

    只不过现在他并不清楚,自己这一小队人已经被鬼子发现了。

    藤原佑真已经在前面布置下来一个口袋。

    他让中曽根健太小队长带着队伍埋伏地山道转角位置。

    其余队伍照常行军。

    计凯泽带着九个人,骑着战马,刚刚走到山道转角位置的时候。

    发现山坡上有一点刺目的反光。

    他立刻警惕起来,左手握拳,轻轻一顿。

    身后的所有人都停下来了。

    计凯泽右手向右边山坡上一指。

    所有全都向那个位置开火。

    中曽根健太小队长在发现追上来的士兵们停步的时候。

    就开始紧张起来,这个时候他还不到底暴露没有。

    等到这支已经进入了他们射程,但还没有完全进入包围圈的队伍向山坡上开火的时候。

    中曽根健太小队长明白过来:暴露了!他立刻命令:“开火!

    目加田俊太班长,带着你的队伍冲锋!”

    山道上面只有十个骑兵,自己手下有五十四个战士。

    中曽根健太小队长让大多数的士兵在山坡上射击拦阻。

    让十几个士兵向这些国军发起冲锋。

    五十多个鬼子的还击,一下子就让计凯泽知道:自己这些人已经暴露。

    再追踪下去已经不可能的了。

    马上命令:“撤退!”

    就算是他下达命令及时,他们这支队伍里面也已经有三个战士倒下去了。

    计凯泽、宣德佑、黄成化立刻弯腰下探,各自捞起一个战友。

    拍马就跑!三匹没有主人的战马,跟在了他们后面飞快地撤出战场。

    现在已经有了伤员,并且还被鬼子发现了。

    计凯泽下令:“撤退!”

    他们把受伤的三个战友草草包扎一下,立刻向淳化送。

    甄胆小让计凯泽他们这支小队,直接把伤员送到句容野战医院去。

    同时向林凡报告情况。

    看着站在面前的这六个战士,林凡的眉头紧紧皱起。

    从南京城里出来一支三百人的队伍,出了高桥门后,直接向方山方向走。

    这支队伍是想要做什么?

    林凡能够猜测到**不离十:他们一定是去接应从句容撤退的那支队伍的。

    原本林凡是不想再理睬他们的,特种连现在需要的是休整。

    现在它们竟然把自己的士兵给伤到了。

    林凡决定追上去,给这支鬼子队伍一个教训。

    他看着今天刚刚缴获的鬼子军事地图,从南京到方山,从句容到方山。

    估计着双方的行军速度!

    林凡的目光在秣陵关停下来了:鬼子这是要在秣陵关汇合。

    看着从句容到秣陵关之间足足三十公里的直线距离。

    林凡陷入了沉思:要不要去打这一仗?

    他立刻召集了在句容镇里面的陈四川、刘老炮、贾书生、小东北、姬无敌、冯俊雅、蕙建铭。

    加上第八十三军军长邓龙光、太史宏扬参谋长;

    第六十六军叶肇军长、步浩博参谋长一起商量。

    邓龙光军长听到林凡仅仅因为三个士兵受伤就想要把逃出句容的鬼子追上去,歼灭掉。

    心中更加警惕:“无论如何不能够跟特种连交恶。

    这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家伙。

    就算是不能够成为朋友,也不要做他的敌人。”

    林凡指着地图上的秣陵关说道:“今天晚上我带着一支队伍从山路前往秣陵关。

    天亮之前发起进攻。

    攻占下来这个地方,明天向禄口进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