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特种连的计划-《永不解封的档案》
第(2/3)页
他们两个互相扶持着,在山林中走过。
现在已经是下午,泥泞的道路,通过这么长时候的太阳晒,寒风吹,比起上午时候已经**太多。
至少走路的时候,不会再一步带上一大坨泥了。
特种连、八十三军一夜连下三城,又在刚刚全歼了上海派遣军司令部。
这个消息,六十六军收到后,也没有藏着掖着。
而是派出大量的通信兵,把这个消息传达到汤山、淳化、还有那些正在努力挖坑埋鬼子的新兵们。
这个消息大大地鼓舞了那些新兵:胜利!一直胜利!
今天的胜利是他们加入特种连后的第一次。
这些新兵们感觉自己也出了一份力的。
他们的班长也是这么说的:没有你们在后方做这些基础工作,前线作战的官兵们就无法安心打仗。
强烈的荣誉感,让这些新兵挖坑、埋土的干劲更足了一些。
还在汤山埋鬼子尸体的那些新兵,听到自己的队伍在秣陵关又打死了近两个鬼子。
这些士兵们已经疲惫的身体,突然又有了精神。
有些人还开起了玩笑:“兄弟们!动作快一点哟!
要是慢了,这天天都有新的鬼子被打死。
我们挖坑都搞不赢了。”
听他说话得这些士兵们都笑了起来。
这样的笑声在句容、在淳化,在整个特种连的队伍当中传递。
这个时候林凡已经在自己的指挥部里面,看着地图思考:
“下一步队伍应该向哪一个方向发展?”
从昨天晚上连下三城,林凡就感觉到了鬼子在这些小城小镇上的兵力相当的少。
如果按照这样的兵力配备,就算是它们在大一点的城市里面,驻扎的兵力也不会超过一个大队。
这可是给了特种连非常大的机会。
打鬼子!林凡从来不嫌弃多,也不嫌弃少!
对于林凡来说,只要是鬼子就要打,只要打得过就一定要打。
下一步到底要向哪一个方向发展,林凡一个人拿不定主意了。
一直以来他都有要在江浙一带建立一个根据地的想法。
现在的地盘来得实在太容易了些,他怕将来会守不住。
林凡这回是真的犹豫了。
他把自己的想法,整理了一下,又把这段时间特种连的战绩和发展全部理了理。
集合地一起给上级发过去,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清楚地知道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战略家和最伟大的军事家是谁。
林凡拿不准的大方向,让那一位去思考,去把握一下,绝对不会有问题的。
在大方向上,那位伟人是从来没有错的。
十二月的陕北,院子里面已经铺上了厚厚的一层白雪。
李德胜大清早起来,拿着大扫帚正跟小战士一起扫开院子里的雪呢。
前两天国军正式宣布南京被鬼子占领。
抗战形势越来越严峻,各地抗战热情持续高涨的同时,各种失败的言论也出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南京作为首都,事前的时候国军一直表态要死守。
用了十多万精锐,结果却连一周时间都没有坚持下来。
这给了全国人民高涨的抗战热情泼上了一瓢冷水。
如今国军主力沿着冿浦铁路向徐州撤退,鬼子也在后面紧紧尾随。
下午的时候,他和几个战友在屋子里面交流的时候。
收到了林凡发过来的电报。
李德胜看了电报后,笑着对几个战友说道:“我们的小朋友这两天可是了不得了哦!
从南京出来,在汤山、淳化、天王寺、溧水、禄口、秣陵关连续作战。
这可是在鬼子的背后插了一刀狠的。”
口中说着,把电报递给身边的朱老总。
这几个战友把电报看完。
朱老总也笑了起来:“鬼子虽然强,他们也有弱点的。
找准了弱点,以我之强,击敌之弱。
战果这不一下子就出来了嘛。”
李德胜点头:“某些人就是听不进我们的劝告,一定要学国外的堡垒战、阵地战。
看看吧!同样的队伍,在不同的人手里,打出来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
王弼时指着最后一段话说道:“老李!这个小朋友可是救教来了。
他现在对今后的发展有些迷茫,不知道应该把根据地放在什么地方了。”
李德胜笑着说道:“这个小朋友还是不错的,知道一人计短,三人计长的道理。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嘛。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组织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嘛。
从这一点来说,这个林凡,年龄不大。
却比我们组织里面有些人在这一点上,理解得深得多。”
邹恩来已经铺好了地图,手指在地图上沿着特种连的一个晚上的行军路线划了一圈:
“他们一个晚上连下三城,老李!这有像你的作风啊。
现在你怕是有了一个学生了。”
李德胜爽朗地笑了起来:“这样的学生多多益善啊!”
几个人站起来,看着地图上特种连现在的位置。
李德胜指着地图上面的京沪铁路说道:
“现在的情况,暂时是鬼子势大。
这个不能够不承认,如果不承认这一点,那就是对自己和对国家的不负责。
从这一来看:上海到南京这条铁路,鬼子是不可能放弃的。
在这条铁路沿线的城市可以暂时放弃,主要做农村工作,团结广大群众。”
他一边说,周围几个战友的目光都顺着他指出来的路线移动。
“就从他们现在收复的淳化开始,一路向南,淳化、句容、天王寺、金坛。
溧阳、宜兴、长兴、吴兴、南浔一线开始的西边。
这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呀!
小朋友的根据地,就可以在这一片地区建立起来。”
整个窑洞里面的几个人都在思考。
王弼时有些疑惑地问道:“老李!这个淳化、句容离南京也太近了些。
鬼子不会派兵出来骚扰吗?还有这宜兴、长兴、吴兴这些地方,就在太湖边上。
鬼子的海军强大,这不正适合它们作战吗?”
李德胜手指在冿浦线上划了一道线,又沿着长江划了一道线。
解释道:“鬼子刚刚才攻破南京城,全军上下一心都在找机会打大仗。
打主力!
他们还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些小地方来。
并且鬼子终究是一个岛国,他们的兵力有限,已经无法从国内抽调更多的兵力过来了。
这片广大国土,他们如果安排士兵驻守,至少需要两个师团。
在他们眼里,有这两个师团的兵力,还不如集中去攻打徐州、武汉这样的大城市。
它们这是用先城市,后农村,先重点后全局的战略思想来侵略我国的。
因此这个时候在这块地方建立根据地正是时候。
只是这里也有一个问题:
这一块地方,历来都是常某人的后院。
我们如果派任何一支队伍去建立一个根据地,都会引起常某人的不满。
小朋友就不一样了!他现在还是国军编制中的特种连。
并且在嘉兴、江阴、南京这几个地方作战的时候,跟国军将领们建立起来了许多的交情。
这次在句容又跟六十六军和八十三军建立起来浓厚的友谊。
有他在这片地区建立起来一个根据地,暂时不会引起常某人太多的反感。”
“是啊!暂时是不会有多大反感的。
只要这个根据地稳固了,抗战形势发生了变化,常某人一定会这里动手的。”朱老总附和着说道。
“我们也不是没有被打压过,我们的发展壮大史,就是跟常某人的战斗史嘛!
相信小朋友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的。”
朱老总指着宁国说道:“第七战区现在就在宁国,会不会影响到我们这个新的根据地?”
李德胜笑着说道:“我们的就是我们的,团结也要有斗争的。
必要时候,在斗争中团结他们也是可以的。”
在场的几人一起笑了起来。
林凡收到了延安来电,上面明确指出:现在正是建立敌后根据的最好时机。
并且根据地的位置就是南京周边和太湖西岸一直到杭州。
这片区域内所有鬼子占领的城镇都是最好的争取地方。
电报里面没有说这是为什么。
不过林凡自己把理由找出来了。
既然这样,特种连现在就要先把八十三军和六十六军送走了。
否则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自己也不好强行让他们离开的。
特种连下一步的行动有了总方向。
林凡也就顺着这个方向开始制定计划:“要把八十三军和六十六军先走到宁国去。
那么就要从溧水出发,先到溧阳,再到朗溪再到广德,然后让这两个军的人从广德撤退到宁国去。”
这一路上现在还有三个节点没有打通,溧水到溧阳一百里。
进攻队伍可以乘坐汽车,半天时间就可以抵达了。
但是八十三军和六十六军的队伍,行军至少需要一天半甚至两时间。
林凡想着怎么进攻溧阳的时候,六十六军的叶肇军长心里也在想着一点。
他是一天也不愿意在句容多呆的,如果不是特种连这些天的战斗力确实强大。
他早就提议先走了。
为了这个他跟八十三军邓龙光军长互通电报,商量着怎么能够建议林凡接受先向溧阳前进。
邓龙光军长在溧水发电报请林凡过去商量,叶肇军长也去。
林凡当然同意了。
他从秣陵关出发前命令陈四川、刘老炮注意南京方向的鬼子动向。
今天晚上如果没有其他情况,明天早晨让所有新兵向溧水行军。
一路上的道路好好修整一下。
对于特种连来说,对于道路的要求比其他队伍要高一些。
这些新兵,正是需要多动动的时候。
下午五点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林凡带着冯俊雅一行向着溧水去。
二十几公里的路程,一个小时就到了。
比他还要远些的叶肇军长比林凡还要先到。
邓龙光军长准备了丰盛的晚宴招待他们。
林凡看到今晚参加宴会的有两个军的师长也在声。
微笑着点头招呼。
在场的这些人中间,虽然林凡的职位最低,却没有一个人也轻视他。
个个都上来跟林凡说话,对于昨天晚上林凡指挥得一夜连下三城,这些人都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的。
晚宴过后,进入八十三军的临时指挥部。
参加会议的有特种连连长林凡、八十三军邓龙光军长、第一五·四师巫剑雄师长、第一五六师李江师长;
第六十六军叶肇军长、第一六零师谭随师长。
看着他们这几个人紧张的样子,林凡也跟着严肃起来。
溧水现在是由八十三军在驻守,邓龙光军长作为东道主。
他最先说话:“林连长!今天晚上请大家来,只是想要就我们这些队伍的下一步怎么做,制定一个计划。”
林凡严肃地点了点头:“应该的!”
邓龙光军长走到挂在墙上的地图前面,拿过一根指挥棒:
“我们三军现在的形势:东南西北都是鬼子。
因此我们认为,现在应该是尽快向友军靠近才是最好的。”
林凡点了点头:“叶军长!你的意见呢?”
叶肇军长赞同:“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我认为六十六军,应该尽快跟鬼子拉开距离。
不宜在淳化、句容逗留过久。
如果鬼子从南京派出队伍,同时向汤山、淳化、秣陵进攻。
我们将会疲于奔命,并且溧水这里离太湖不远,鬼子的水军强大。
若是他们反应过来,从水路增兵,我们前进的道路也不好走了。”
林凡还是点头,他的神情有些受到打击一样:
“八十八军和六十三军的想法我已经了解了。
既然这样,我们现在就制定一下前往宁国的路线吧!”
原本两个军的这些军官们以为林凡会坚决反对,或者生气的。
没有想到林凡这么好说话。
邓军长指着地图说道:“我们现在从溧水到朗溪然后到广德,再到宁国,这是最近的路了。
从溧水到郎溪,这中间有一百五十里路,大军行动的话,最快需要两天时间。
从郎溪到广德有八十里,也需要一天多的时间。
只要过了广德就安全了。
这郎溪这个地方是必须要打下来的,至于广德,我们也可以从边上直接过去。
如果鬼子出城,我们也可以打。”
叶肇军长听着邓军长的计划,连连点头。
邓军长的话说完了,看着林凡,等着他做最终计划。
林凡想了想说道:“八十三军和六十六军这一路行军,只能够步行。
现在八十三军在溧水,如果全军要向郎溪方向撤退。
我们的围点打援计划也就全部推倒。
围在句容里的鬼子也已经被全歼了。
这个计划也算是结束。
只是八十三军如果要撤走,最好是全军集合一起走。
拳头要集中,这要才有威力。
秣陵关、禄口的队伍就需要撤退回来。
六十六军的队伍,也要从淳化、句容全部撤退到天王寺过来。
大军集合之后,再向着郎溪前进。
一百五十里的道路,如果急行军的话,一天是可以赶到的。
但是我们各个队伍现在的辎重比较多,行军速度快不起来。
我认为三天时间是合适的。
计划途中三天时间,八十三军和六十六军同时出发。
两军之间相跟三十里,这也能够让双方可以互相支援。
我同意这个计划!”
叶肇军长、邓龙光军长,和三个师长听到林凡的计划当中只有两个军,并没有特种连。
叶肇军长不解地问:“特种连不一起走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