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进攻芜湖-《永不解封的档案》


    第(2/3)页

    他要培养平菇、香菇、蘑菇这些常用菌类出来赚钱。

    工具已经齐全,可是菌种呢?第一代的菌种呢?

    从哪里去找?

    这个时代已经开始种植香菇了,可是人家也只是每年到了秋天就上山把树砍倒。

    然后就是等到第二年去摘香菇,这就是种植了?

    思考了一阵子,林凡还是想到了从干香菇入手,试试培养第一代菌种。

    香菇可以这个样子,平菇呢?

    平菇生长周期短,这可是林凡准备尽快投产赚钱的大头。

    可是现在却找不到新鲜的野生平菇了。

    这个问题又要交给李显了。

    蘑菇!也是交给李显。

    李显突然收到林凡的采购清单:香菇、秀珍菇、银耳、木耳、蘑菇。

    每一种都要五斤。

    他当然知道林凡是想要人工培育这些东西,但是这样真的靠谱吗?

    你都是一个当将军的人了,不好好研究打仗,研究这个做什么?

    心里虽然有些嘀咕,李显还是默默地收起单子,出去准备了。

    林凡已经在心里把整个种植过程在脑海里面过了一遍。

    菌种是肯定可以搞到的。

    按照自己家里的经验来看,现在唯一差的就是装培养料的塑料筒了。

    这个现在有是有,价格可是太贵。

    好在林凡立刻开发了一款新式的。

    设计一个陶瓷圆筒,两个半圆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密封圆筒。

    用来装培养料,两头用纸密封,结果也是一样的吧!

    这个也得让李显去定做。

    先来二万个,试试水!

    想好了之后,林凡把这个东西的设计图、大小全都写下来。

    李显的动作非常快,不到一个小时,就送来了林凡需要的这些东西。

    不过量都不大,每一种只有一斤左右。

    这些东西是他从句容的南北山货店里面买到的。

    然后李显又拿着林凡的设计图纸走了。

    仔细地把香菇洗干净,放入烧过十分钟后冷却下来的干净水里浸泡着。

    银耳、木耳这些都是按照这种办法浸泡着。

    在句容这一天,林凡当然不能够只做这一件事情。

    现在手里有了十吨黄金,林凡就有了开厂的底气。

    他对李显说道:“派人到上海去、到武汉去大量招收机电工人,

    我们需要修建自己的兵工厂。

    我们能够自己生产迫击炮、炮弹。

    我要修建自己的水泥厂。

    还要有自己的钢铁厂。

    尽量鼓励辖区内的富豪们办厂,他们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他们提供什么。”

    李显问道:“修建的这些厂房,遇到鬼子飞机轰炸怎么办?”

    林凡说道:“我已经看好了,在广德城外的山里,兵工厂设置到山洞里面去。

    普通加工厂就设置在山里。

    山头上设置防空阵地。”

    “那得需要多少防空炮?”

    林凡笑着说道:“我们现在有钱了,虽然没有上回从银行搞回来的钱多。

    买十几二十门防空炮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另外我还要在广德那一个飞机厂。”

    李显惊呆了:“飞机厂?常凯申早就想要那一个飞机厂,

    这么多年都没有成功。”

    林凡笑着说道:“他们不知道飞机的发展趋势,

    这十几年里,每个月都有新飞机出来。

    国军是挑花了眼,不知道应该生产那一种飞机。

    他们的想法太多。

    我们不一样,我们只有一个想法,只生产用来战斗的飞机。

    并且我还拉来了一个世界级的富豪、科学家过来一起做。”

    对林凡这个人,李显一直也没有看透过。

    以前他只知道林凡枪法好,会打仗。

    后来知道他水、陆、空什么都会。

    像今天这样,还会种菌了。

    李显也不再惊奇。

    听到林凡这么说话,他只管相信就是了。

    地方管理,不是林凡的强项。

    管兵他行,管民他觉得自己不行。

    从后世过来的林凡,非常清楚兵与民之间的关系。

    军民鱼水情,这话不是假的。

    有了普通百姓支持的队伍,战斗力是可以超出所有人意料的。

    这个已经是经过实战证明的。

    因此林凡才特别重视自己管辖这些地方的治理和发展。

    只有让这些百姓们知道:跟着特种旅走,生活会越来越好。

    他们就会主动支持特种旅的一切工作的。

    实际上,特种旅这些日子在收复的各个县城里的表现。

    已经让所有百姓们大跌眼镜了。

    这些当兵的买卖公平,消费力强。

    他们第天都要消费不少的猪肉和蔬菜,只这一点就让县城和周围的百姓们可以换出不少的钱。

    半个月来,这些当兵的从来不骚扰百姓。

    这些事情,人们都是一点点的看在眼里的。

    钱家老爷子终于同意出来给特种旅做事了。

    林凡给了老爷子一个大法官的职称,他严肃地对钱老爷子说道:

    “从淳化到德清,所有百姓们,最后的公平都在你的一念之间了。”

    钱老问道:“如果牵涉到你的队伍呢?”

    “公平!”林凡说出来两个字,根本就没有思考。

    “好!”

    林凡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处理民事。

    晚上的时候,把浸泡已经超过六个小时的香菇、平菇、蘑菇溶液滴入他准备好的培养基里面去。

    用棉团塞住试管口,小心地放到一个小小保温柜里面。

    没有办法,现在的一切都是需要自己动手的。

    培养基是林凡带着几个士兵做的。

    他用的是马铃薯综合培养基来做一级菌种:去皮马铃薯二百克,琼脂二十克、葡萄糖二十克,水一千毫升。

    林凡用的是广种薄收的办法,每一种类,都做了二十个试管的。

    一百根试管放在保温柜里面。

    这个保温柜用热水来保持温度的。

    它是一个双层木柜,中间夹层用了棉花填充,用来保暖。

    里面不同位置放了三根温度计测量温度。

    林凡测试过了,每三个小时在这个保温柜底层放入三个装了开水的玻璃瓶。

    就能够把保温柜里面的温一直保持在十五度到三十度之间。

    这就足够了。

    公光亮、尤良俊、解修为这三个士兵就是李显派过来专门协助林凡培养菌种的。

    林凡把自己手写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小册子拿给这三个人。

    让他们仔细阅读,认真体会,所有的试验林凡只做一次。

    像今天做的菌种制作,林凡只做一次。

    无论成功与否,下一回就是要让他们三个人自己来做了。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保温了,公光亮、尤良俊、解修为三个人安排好了轮换时间。

    公光亮守第一天,直接就在这个试验室里面住下来。

    这样子就很好。

    十三号林凡到汤山、淳化这两个阵地都去看了。

    杨大人、甄胆小这两人这些天都没有休息。

    士兵们每天训练之外,还在努力地挖掘坑道。

    杨大人指着道路两边的山峰说道:“今后我要在这里挖出一个迷宫出来。

    鬼子来了,让它们再怎么的也不能够前进半步。”

    林凡对杨大人的这种做法,非常赞同!

    汤山这样的地势,完全可以做到。

    就像江阴要塞那样,如果不是鬼子从无锡和武进过来,江阴要塞还零点的是固若金汤。

    汤山到淳化、句容到秣陵的道路都在修建当中,只是进程不快。

    现在主力还是特种旅的士兵们。

    地方的百姓还没有发动起来。

    现在特种旅已经把地方官员派下去了,过些日子情况应该会好一些。

    林凡去见见杨大人和甄胆小两个,就是见见。

    随便把过些天要攻打芜湖,让他们小心鬼子来个围魏救赵的把戏。

    十三日晚上,林凡到了宣城。

    他还是放心不下。

    在陈四川的指挥部里面,看着一团新做出来的沙盘。

    陈四川指着芜湖说道:“经过我们侦察,鬼子这些天调动非常频繁。每天都有五趟列车通过芜湖。

    通过芜湖到裕溪口去。

    有时候是运兵车,有时候是货车。

    完全没有规律。”

    林凡问道:“所以第九团和第十四团阻挡津淮铁路上的鬼子,有可能会出事。”

    陈四川说道:“是的!并且鬼子也可以从裕溪口快速调兵回援芜湖。

    原本我是想要抽调四团去协助第十四团防守的。

    既然旅长来了,就不用四团过去了。

    旅长去九团就好。”

    林凡干脆地说道:“好!”

    陈四川太清楚旅长的神炮了。

    旅长一炮在手,无论是江面上的军舰,还是鬼子的火车,或者是空中的飞机,都不会对第九团有半点难度。

    林凡问道:“准备什么时候动手?”

    陈四川说道:“十五号早晨六点钟,我准备了第十团从南面进攻,一团穿插到江边从北门进攻,三团从东门进攻,四团从西门进攻。

    主攻由四团担任。”

    “为什么为么安排?”

    “北面要防备鬼子从裕溪口增援,两面拒敌。

    所有用一团,一团是特种旅的老底子,战斗力相对要强上一些。

    东边用三团,同样也是要两面作战,一面要攻城,一面还在应付可能从当涂过来增援的鬼子。

    十团的战斗力还没有在战场上检验过,让他们攻南门。

    任务单一,也不用主攻,只要拖住南门的鬼子就好。

    四团进攻西门,他们已经跟鬼子打过不少仗了。

    战斗力强,又没有后顾之忧,因此由四团担任主攻。

    九团、十四团在我们进攻一个小时后,才开始截断津淮铁路。

    这个时候,当涂的鬼子要支援芜湖,已经出发了。

    它们就算是知道了当涂与南京之间的铁路被毁。

    一时之间也派不出来士兵。

    这种情况下第十四团和第九团的压力会轻一些。”

    林凡微笑着说道:“好!一切就按计划的来。”

    驻扎在芜湖的上口明士大队长看着又一列火车通过轮船向对央的裕溪口开过去。

    心头一片惆怅:帝国又要开启一场大战了。

    自己却无法去参加,还要守在芜湖这个地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