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出师不行!出殡行!(求订阅)-《诸天之从四合院的傻柱开始》


    第(1/3)页

    这些天何雨柱管理着酒楼挺忙的。

    幸亏何雨柱有远见,当初没有藏私,把一身厨艺都教给马华。

    现在马华已经是大厨了,可以独当一面。

    厨房里的事基本不需要何雨柱操心。

    如果客人实在太多的话,厨房忙不过来了,何雨柱才会进厨房帮忙炒几个菜。

    酒楼的事业红红火火,不过光是一个酒楼难以满足何雨柱的胃口。

    他说了要盖一座学校捐了,让冉秋叶在学校里当老师,不用看人家的脸色。

    靠着一家酒楼,猴年马月才能攒够钱盖一座学校呢?

    何雨柱想出了别的法子,小渔村已经开放了,大量接收外部进来的投资,而且有优惠政策。

    比如办个厂子,场地免费给你提供,多少年以内给你免税。

    只要你有钱,把钱砸到那个地方带动城市发展就行了。

    刚刚起步的时候很艰难,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外面的人来投资的。

    何雨柱觉得,既然都已经穿越到这个世界了,怎么可以不为社会做一些贡献呢?

    什么导弹、航妈那些一点都不现实。

    现在兔国没钱搞那些玩意,搞经济才是第一位。

    而且那些东西对于兔国来说太超前了,何雨柱要是敢搞那些玩意,他会被捉去研究所研究。

    因此,太先进的玩意就不搞了,不现实,搞点贴合实际的东西。

    比如现在的自行车依旧有些宝贝,不是每家每户都有。

    现在人工那么便宜,自行车的技术含量又不是很高,其实是可以把价格打下来的。

    如果生产的量足够大,就能把成本摊薄,卖得越多价格就能拉得越便宜。

    现在娄小娥一家人都是港岛那边的户籍,他们以爱国华侨的身份去小渔村投资建厂,比何雨柱更容易得到优惠政策的关照。

    因此,何雨柱建议娄小娥以华侨身份去小渔村建厂,从国外购买一些机器,招工人生产自行车。

    娄小娥对于何雨柱的话是很相信的。

    当初她和父母逃亡,何雨柱就曾经对她提过一嘴,说港岛对面的小渔村未来很有发展前景。
    第(1/3)页